竹葉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金匱要略》卷下:竹葉湯

處方

竹葉20克 葛根9克 防風 桔梗 桂枝 人蔘 甘草各3克 附子6克 大棗5枚 生薑15克

功能主治

溫陽益氣,疏風解表。治產後中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痛。

用法用量

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溫覆使汗出。

備註

本方所治之證,屬陽氣不足,復感風邪所致。方中人蔘、附子溫陽益氣,竹葉、葛根輕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風解肌;甘草、生薑、大棗甘緩和中,調和營衛。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下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竹葉湯

處方

竹葉 小麥各15克 知母 石膏各9克 黃芩 麥門冬各6克 人蔘4.5克 生薑15克 甘草 栝樓根 半夏各3克 茯苓6克

製法

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五心熱,手足煩,口乾脣燥,胸中熱。

用法用量

用水1.2升,煮竹葉、小麥,取800毫升,去滓,納餘藥,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聖濟總錄》卷一○二:竹葉湯

處方

淡竹葉 犀角屑 木通(銼,炒)黃芩(去黑心)各30克 玄蔘 黃連(去須)車前子各33克芒消60克 大黃(微炒)細辛(去苗、葉)各3克

製法

上十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肝臟實熱,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後溫服,一日二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千金》卷九

組成

竹葉2把,人蔘2兩,甘草2兩,半夏半升,石膏1斤,麥門冬1升,生薑4兩。

主治

傷寒發汗後,表裏虛煩,不可攻者。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6升,去滓,納粳米半升,米熟去之,每服1升,日3次。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見《普濟方》卷一八○

組成

小麥1升,地骨白皮1升,竹葉(切)3升,麥門冬4兩,茯苓4兩,甘草3兩,生薑5兩,栝樓根5兩,大棗30個。

主治

下焦虛熱,注脾胃,從脾注肺,好渴利。

用法用量

先以水3鬥,煮小麥,取1鬥,去滓澄清,取8升,去上沫,取7升,煮藥,取3升,分3服。

《千金》卷三

組成

竹葉3升,甘草1兩,茯苓1兩,人蔘1兩,小麥5合,生薑3兩,大棗14個,半夏3兩,麥門冬5兩。

主治

產後虛渴,少氣力。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竹葉、小麥,取7升,去滓,納諸藥更煎,取2升半,每服5合,日3次夜1次。

《聖濟總錄》卷一○八

組成

黃芩(去黑心)1兩,黃連(去須)1兩,升麻1兩半,甘草(炙)半兩。

主治

時氣病後目赤澀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入竹葉10片,煎至8分,去滓,入芒消半錢匕,溫服,如人行5裏再服。通利即止。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普濟方》卷三十六引《衛生家寶》

組成

竹葉半斤,白茯苓1兩(銼),珍珠小半夏(洗)1兩,生薑4兩(切)。

主治

熱吐翻胃,及傷寒遍身發熱,冷吐。

用法用量

以水10碗,煎1碗,去滓溫服,每服1盞,不拘時候,連服亦可。

《千金翼》卷十八

組成

竹葉(切)5升,小麥1升,麥門冬1升(去心),知母3兩,茯苓3兩,石膏4兩(碎),芍藥2兩,栝樓2兩,澤瀉2兩,人蔘2兩,甘草(炙)2兩。

主治

胃虛,陽氣外蒸,泄津液,口乾苦渴,氣喘嘔逆,涎沫相連。

用法用量

以水2鬥,煮竹葉、小麥,取1鬥,去滓,納藥,煮取4升,分4服。

《聖濟總錄》卷一○六

組成

苦竹葉(切)1升,柴胡(去苗)2兩,蛇銜2兩,黃連1兩(去須),芒消1兩(研),細辛(去苗葉)1兩。

主治

目暴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製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組成

竹葉1握(淨洗,銼,煎取汁3盞),生地黃2兩,黃芩1兩(去黑心),人蔘1兩,芍藥1兩,知母1兩,甘草1兩(炙),赤茯苓(去黑皮)1兩,升麻1兩半,黃耆1兩半,栝樓根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

主治

癰疽發背,四肢虛熱,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竹葉汁1盞,加大棗3個(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早晨、午時、夜臥各1。

製備方法

上藥除竹葉外,銼如麻豆大。

《鬼遺》卷三

組成

淡竹葉(切)3升,小麥2升,乾地黃2兩,人蔘2兩,黃芩2兩,前胡2兩,升麻2兩,麥門冬(去心)3兩,生薑3兩,黃耆3兩,芍藥3兩,大棗14枚,桂心半兩,遠志半兩(去心),當歸1兩,甘草(炙)。

主治

發癰疽取利,熱小便退,不用食物。

用法用量

先以水1鬥8升煮竹葉、小麥,取1鬥,去滓,納諸藥,又煮取3升,分2服,羸者分4服,日3次,夜1次。

製備方法

上切。

附註

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幼幼新書》卷十八引《全生指迷方》

別名

竹葉石膏湯

組成

石膏4兩,知母2兩,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炙)1兩。

主治

小兒痘疹虛熱,煩渴,小便赤。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加竹葉1握,煎至7分,去滓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附註

竹葉石膏湯(《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三因》卷八

組成

生乾地黃5兩,芍藥4兩,黃耆3兩,茯苓3兩,澤瀉3兩,甘草3兩(炙),麥門冬(去心)3兩。

主治

精實極,眼視不明,齒焦,發落,形衰,通身虛熱,甚則胸痛,煩悶,泄精。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淡竹葉10片,煎7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製備方法

上銼散。

《普濟方》卷二四四

組成

麥門冬3兩(去心),小麥5合(綿裹),竹葉(切)1升,生薑2兩,石膏(碎,棉裹)、茯苓2兩。

主治

腳氣衝心,心悶風熱,多唾,或唾覺心忪者。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2合,食後再服,相去7-8裏久。

製備方法

上切。

《三因》卷十七

別名

麥門冬湯、竹葉麥冬湯

組成

防風(去叉)3兩,黃芩3兩,麥門冬(去心)3兩,白茯苓4兩。

主治

子煩。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竹葉10數片煎,去滓溫服。

製備方法

上銼散。

附註

麥門冬湯(《明醫指掌》卷九)、竹葉麥冬湯(《顧氏醫徑》卷四)。

方出《聖惠》卷四十七,名見《聖濟總錄》卷四十

組成

竹葉1握。

主治

霍亂吐瀉,煩熱躁渴,臥不安。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盞,煮取汁5升,分2次溫服。

《金匱》卷下

別名

竹葉防風湯

組成

竹葉1把,葛根3兩,防風1兩,桔梗1兩,桂枝1兩,人蔘1兩,甘草1兩,附子1枚(炮),大棗15個,生薑5兩。

功效

清太陽、陽明風熱,溫脾臟之虛寒。

主治

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2升半,分3次溫服。溫覆使汗出。

加減

頸項強,用大附子1枚(破之如豆大),煎藥物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各家論述

1.《金匱要略心典》:此產後表有邪而裏適虛之證,若攻其表,則氣浮易脫;若補其裏,則表多不服。竹葉湯用竹葉、葛根、桂枝、防風、桔梗解外之風熱,人蔘、附子固裏之脫,甘草、姜、棗以調陰陽之氣而使其平,乃表裏兼濟之法。
2.《金鑑》:產後汗多,表虛而中風邪病痙者,主之竹葉湯,發散太陽、陽明兩經風邪。用竹葉爲君者,以發熱、面正赤,有熱也;用人蔘爲臣者,以產後而喘,不足也;頸項強急,風邪之甚,故佐附子。
3.《金匱發微》:竹葉、葛根以清胃熱,防風、桔梗以散風而定喘,餘則仍從陽旦湯意,去芍藥而加人蔘,所以去芍藥加人蔘者,則以陰虛不任苦泄而急於營養之故。

附註

竹葉防風湯(《活人書》卷十九)。

方出《肘後方》卷三,名見《雞峯》卷十七

別名

竹葉橘皮湯

組成

竹葉3斤,橘皮3兩。

主治

大走馬及奔趁喘乏,便飲冷水,因得上氣發熱。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分爲3服,3日1劑。

附註

竹葉橘皮湯(《普濟方》卷一六三)。

《醫心方》卷二十引《深師方》

組成

生竹葉2兩,甘草1兩,黃芩1兩,大黃1兩,梔子10枚,茯苓1兩,乾地黃6分。

主治

上氣。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1合,每服7合,日3次。

《外臺》卷三引《深師方》

組成

竹葉1把,小麥1升,甘草1兩(炙),石膏2兩(碎),茯苓2兩,半夏1升(洗去滑),前胡2兩,知母2兩,黃芩2兩,人蔘2兩,生薑4兩,大棗20個(擘)。

主治

天行後虛熱牽勞食復,四肢沉重,或一臥一起,氣力吸吸羸弱。

用法用量

以水1鬥2升,煮竹葉、小麥減4升,去滓,納藥,煮取3升,分3服。

製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海藻、菘菜、醋物、羊肉、餳等物。

《聖濟總錄》卷一六二

組成

淡竹葉半兩(切),人蔘1兩,芍藥1兩,黃芩(去黑心)1兩,石膏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炙)1兩。

主治

產後傷寒,煩躁迷悶,熱渴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組成

青竹葉1兩(銼碎),白茯苓1兩(去黑皮),地骨皮1兩(銼),栝樓根1兩,桂半兩(去粗皮),甘草(炙,銼)半兩,麥門冬(去心,焙)2兩。

主治

積年消渴,好食冷物。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入小麥1撮,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外臺》卷六引《小品方》

組成

竹葉1虎口,小麥1升,生薑10兩,甘草1兩(炙),人蔘1兩,附子1兩(炮),肉桂2兩,當歸2兩,芍藥1兩,白朮3兩,橘皮2兩。

主治

熱毒霍亂、吐痢。

用法用量

以水1鬥半,先煮小麥、竹葉,取8升汁,去滓,納諸藥,煮取2升半,分3次服。

加減

吐痢後腹滿,加炙厚朴2兩;上氣,加吳茱萸半升。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豬肉、桃、李、雀肉。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金匱》竹葉湯治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用人蔘、桂心、附子以救本虛,即兼甘草、生薑、竹葉以散標熱,彼以草蓐中發露得風,故用葛根、防風、桔梗、大棗,此以吐利後餘熱不解,故用歸、芍和營,術、橘健胃,小麥以助生陽之氣,《金匱》一脈相承,分支異治。

《醫統》卷八十五

組成

竹葉20個(揉),防風8分,黃芩8分,梔子仁8分,白茯苓1錢,當歸1錢,麥門冬(去心)1錢半。

主治

子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組成

淡竹葉(切)1兩,柴胡(去苗)2兩,犀角(鎊屑)1兩半,芍藥1兩半,黃芩(去黑心)半兩,大黃(銼,炒)半兩,梔子仁7枚。

主治

脾癉。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下樸消半錢匕,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千金翼》卷二十二

組成

淡竹葉3升,小麥3升,生薑6兩(切),大棗14個(擘),茯苓2兩,麥門冬2兩(去心),枳實2兩(炙),芍藥2兩,人蔘2兩,黃耆3兩,前胡3兩,乾地黃3兩,升麻3兩,射干3兩,黃芩3兩,芎3兩,甘草(炙)3兩。

主治

癰、發背、諸客熱腫始作。

用法用量

以水1鬥7升,先煮竹葉、小麥,取1鬥2升,去滓,納諸藥,煮取4升,分5服。

加減

若熱盛祕澀不通者,加大黃2兩,已下勿加。

《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組成

竹葉(切)1升,麥門冬(去心)1升,小麥1升,生地黃(切)1升,生薑6兩,幹棗10枚(擘,去核),麻黃3兩(去節),甘草1兩(炙)。

主治

氣極。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分爲3服。

製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海藻、菘菜、蕪荑。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氣極傷肺而致喘乏、唾血,用越婢全方以治旺氣,惟恐津血愈傷,故加竹葉以清喘乏,冬、地以滋津血,小麥以除髒躁,然小麥入于越婢方中,則與厚朴麻黃湯中匡佐麻黃、石膏發越內動肝風無異。

《醫心方》卷二十引《古今錄驗》

組成

竹葉2兩,甘草10兩,白朮1兩,大黃2兩。

功效

除胸中熱,益氣。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5合1服。

《嵩崖尊生》卷十四

組成

人蔘1錢,白朮2錢,當歸2錢,川芎7分,甘草4分,陳皮3分,黃芩8分,棗仁1錢,麥冬1錢,遠志8分,生地5分,竹葉10個。

主治

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

加減

渴,加竹茹7分。

《外臺》卷三引《崔氏方》

組成

甘草2兩(炙),棗15枚(擘),半夏1兩(洗),芍藥3兩,前胡1兩,黃芩1兩,小麥5合,人蔘2兩,粳米1升,知母2兩,麥門冬4合(去心),栝樓1兩,生薑4兩,竹葉1把。

主治

天行虛羸,煩躁而渴不止,惡寒仍熱盛者。

用法用量

以竹(艹條)飲1鬥5升,煮取5升,分3服。

加減

若非天行而虛羸久病,胸生痰熱,加黃耆2兩,除黃芩、栝樓,減知母1兩。

製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羊肉、海藻、菘菜、餳。

《女科撮要》卷下

組成

白茯苓3兩,麥門冬3兩,黃芩3兩。

主治

子煩。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加竹葉5片,水煎服。

加減

若因血虛煩熱,宜兼用四物;若因中氣虛弱,宜兼四君。

《外臺》卷三十八

組成

淡竹葉(切)5升,茯苓3兩,石膏3兩(碎),小麥3升,栝樓2兩。

主治

石發熱渴。

用法用量

以水2鬥,煮竹葉,取8升,下諸藥,煮取4升,去滓溫服。

製備方法

上切。

《聖惠》卷三十八

組成

淡竹葉50片,赤茯苓1兩,石膏1兩(搗碎),小麥1合,甘草1兩(生用),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蘆根1兩。

主治

乳石發動,煩熱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1兩,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分2次溫服,日3-4次。

製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

《普濟方》卷七十三

組成

淡竹葉(洗淨)3握,黃連1兩,青錢2-7文,大棗10個(去核),車前子(切)5合。

主治

眼赤痛。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煎取1升,去滓,微熱淋洗眼。冷重暖,不拘次數,以愈爲度。

製備方法

上銼。

方出《聖惠》卷五十五,名見《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組成

小麥1兩,竹葉1握,生薑半兩(切)。

主治

走馬黃。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馬糞汁1合攪勻,分爲2服,如人行2-3裏服盡。

附註

走馬黃,速宜點烙肝俞二穴、百會穴、風府穴、關元穴、腎俞二穴、下廉二穴、上管穴、中管穴,次烙手足心,並服本方。

《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傷寒括要》

組成

竹葉2-7片(細切),石膏2兩,麥冬1兩(去心),半夏1兩(湯洗7次),人蔘1兩,甘草半兩(炙)。

主治

虛煩病。

用法用量

如桂枝湯法煎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神巧萬全方》

別名

竹葉石膏湯

組成

竹葉2-7片(細切),石膏2兩,人蔘1兩,麥門冬1兩(去心),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甘草1兩(炙微赤)。

功效

益氣。

主治

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其身不疼痛,不惡寒,脈不緊數;暑熱煩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用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附註

竹葉石膏湯(《玉機微義》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二十八

組成

苦竹葉2兩(切),小麥2兩,石膏(碎)3兩。

主治

傷寒時氣,發瘡如豌豆,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聖濟總錄》卷四十九

組成

竹葉1握,麥門冬2兩(去心,焙),白茯苓2兩(去黑皮),栝樓實2兩(炒),地骨皮2兩,生薑2兩,甘草(炙)3兩,大棗5兩,小麥(淘)6合。

主治

膈消煩渴,津液燥少。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

製備方法

如麻豆大。

《不知醫必要》卷四

組成

當歸1錢,川芎5分,黃芩1錢,熟地1錢,麥冬(去心)1錢,白芍(酒炒)1錢,茯苓1錢,竹葉5片。

主治

子煩。

加減

如胃寒,去黃芩。

《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

茯神4錢,麥冬2錢,黃芩2錢,知母2錢,竹葉14片。

主治

子煩。

《聖惠》卷十六

組成

竹葉2兩,石膏1兩,麥門冬半兩(去心),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人蔘半兩(去蘆頭),甘草1分(炙微赤,銼),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生薑半兩。

主治

時氣表裏未解,煩躁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

《女科切要》卷五

組成

淡竹葉、麥冬肉、黃芩、人蔘、茯苓、防風、知母。

主治

子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醫林纂要》卷八

組成

麥門冬1錢5分,茯苓1錢,黃連1錢,人蔘5分,淡竹葉10片。

主治

子煩。

加減

相火重,加知母;有痰,加竹瀝。

各家論述

麥門冬甘淡微苦,以補心瀉火,且以清金保肺;茯苓寧心安神,且去胸膈積溼;黃連降泄心火,兼能瀉肝膽火。妊娠之火,虛火也,火必傷肺,傷肺則氣不足,人蔘、麥冬以補之。淡竹葉升肝膽之陽於膈上而舒散之。故能治驚怯,解心煩。

《葉氏女科》卷二

組成

白茯苓2錢,麥門冬1錢5分(去心),黃芩1錢5分,淡竹葉7片,燈心10莖。

主治

子煩。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2次。

《醫方集解》

組成

麥冬1錢半,茯苓、黃芩1錢,人蔘5分,淡竹葉10片。

功效

清心解煩,養正補虛。

主治

子煩。

各家論述

此手太陰、少陰藥也。竹葉清煩.黃芩消熱,麥冬涼肺,茯苓寧心,人蔘補虛,妊娠心煩,固多虛也。

附註

方中茯苓用量原缺。

《千金》卷五

組成

竹葉(切)1升,小麥半升,甘草2兩,黃芩2兩,栝樓根2兩,澤瀉2兩,茯苓2兩,知母2兩,白朮2兩,大黃2兩,桂心2銖,生薑1兩半,人蔘1兩,麥門冬1兩,半夏1兩,當歸18銖。

主治

5-6歲兒溫壯,腹中急滿,息不利,或有微腫,極羸,不下飲食,堅痞,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小麥、竹葉,取4升,去滓,納藥煎取1升6合,分4服。

《銀海精微》卷下

組成

淡竹葉、黃芩、升麻、木通、車前子、黃連、玄蔘、芒消、梔子、大黃(炒)。

主治

肝臟實熱,眼赤腫痛。

用法用量

食後服。

《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

苦竹葉不拘多少。

主治

齒衄。

用法用量

水煎濃湯,漱之。

《廣嗣紀要》卷九

組成

白茯苓1錢,防風1錢,麥門冬1錢,條芩1錢,知母1錢,淡竹葉10片。

主治

子煩,氣實體壯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