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別名

三物豬苓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處方

豬苓 茯苓 白朮各等分

製法

上三味,杵爲散。

功能主治

健脾利水。治嘔吐,膈上有停飲,吐後欲飲水。

用法用量

每次6克,溫開水調服,每日三次。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聖惠》卷十七

方名

豬苓散

組成

豬苓1兩(去黑皮),白鮮皮3分,龍膽半兩(去蘆頭),澤瀉1分,赤,茯苓3分,麥門冬1兩(去心,焙),黃芩半兩,人蔘3分(去蘆頭),甘草3分(炙微赤,銼)。

主治

熱病,狂言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散。

《千金》卷二十一

方名

豬苓散

組成

豬苓2兩,葶藶2兩,人蔘2兩,玄蔘2兩,五味子2兩,防風2兩,澤瀉2兩,桂心2兩,狼毒2兩,椒目2兩,白朮2兩,乾薑2兩,大戟2兩,甘草2兩,蓯蓉2兩半,女曲3合,赤小豆2臺。

功效

利三焦,通水道。

主治

虛滿,通身腫。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調下,日3次,夜1次;老、小服1錢匕。以小便利爲度。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豬苓散中葶藶、大戟即前方澤漆之意,豬苓、澤瀉、桂心、白朮、椒目、乾薑即前方鯉魚、茯苓、生薑、赤小豆之意;蓯蓉、五味子即前方麥門冬之意;且多防風、狼毒、法曲、玄蔘祛風攻積等藥,而用人蔘、甘草助胃行藥之意,則一藥雖迥異而主治不殊。

附註

《千金翼》有遠志。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三引《楊氏產乳》,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方名

豬苓散

組成

豬苓5兩。

主治

妊娠通體遍身腫,小便不利。子淋。

用法用量

煎水3合,每服方寸匕,調服。加至2匕。

製備方法

上爲末。

《聖惠》卷十五

方名

豬苓散

組成

豬苓1兩(去黑皮),澤瀉1兩,桂心半兩,赤茯苓3分,川樸消3兩。

主治

時氣結胸,心下滿實,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散。

《銀海精微》卷一

方名

豬苓散

組成

木豬苓1兩,車前子5錢,木通2兩,大黃2兩,梔子2兩,黑狗脊2兩,滑石2兩,扁蓄2兩,蒼朮1兩。

功效

清肝腎之邪。

主治

腎水衰,行動舉止則眼中神水之中盪漾,有黑影如蠅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鹽湯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附註

方中蒼朮用量原缺,據《審視瑤函》補。

《金匱》卷中

方名

豬苓散

別名

三物豬苓散、豬苓湯

組成

豬苓、茯苓、白朮各等分。

功效

崇上逐水。利水,止嘔吐。

主治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黃疸病及狐惑病。

用法用量

上爲散,飲服方寸匕,每日3次。

用藥禁忌

忌桃、李、雀肉、醋物。

臨牀應用

1.水逆證:一人每嘔水2-3碗,諸藥不效,但喫井華水一口即止,用此藥即愈。
2.腸套疊:劉某,男,26歲。忽患腹痛如刀割,腹脹如鼓,大便不通,大渴。每飲一大杓,飲下不久即嘔出,嘔後再飲,寢室滿地是水。診斷爲“腸套疊”,須用大手術,痛延至3日,醫皆束手,危在旦夕。診其脈沉緊而滑,首用白朮、茯苓、豬苓各5錢,水煎服1劑,嘔渴皆除,大便即通。繼用附子粳米湯,腹痛、腹脹等證亦漸痊癒。

附註

三物豬苓散(《三因》)、豬苓湯(《赤水玄珠》卷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