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 2015年05月13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中脘爲經穴名(Zhōngwǎn CV12)。出《脈經》。屬任脈。爲胃之募穴,腑之會穴,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的交會穴。中:中間;脘:胃脘。穴當胃脘之中部,故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脈經》名中管。別名上紀、太倉、胃脘。屬任脈。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動、靜脈。

標準定位

仰臥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取法

在臍上4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位於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穴位解剖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中脘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淺層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淺靜脈的屬支。深層有第八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特異性

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

功用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有理氣和胃、化溼降逆等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主治病症

主要用於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脹、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胃痙攣、胃下垂、消化性潰瘍、急性腸梗阻、消化不良、腸鳴、泄瀉、痢疾、便祕,以及失眠、精神病、高血壓、黃疸、疳積、虛勞吐血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祕,便血,脅下堅痛;喘息不止,失眠,髒躁,癲癇,屍厥。胃炎,胃潰瘍,胃擴張,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

刺灸法

一般直刺0.5~1.0寸。孕婦慎用。如有肝脾腫大者不宜向左右側及上方透刺。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直刺0.8~1.2寸;可灸。

配伍

本穴配內關、梁丘治胃痛;配天樞、內關、氣海治急性腸梗阻;配天樞、足三裏治痢疾[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中脘配天樞,有和胃降逆,化溼去穢的作用,主治霍亂吐瀉。

中脘配氣海,有益氣攝血的作用,主治便血,嘔血,脘腹脹痛。

中脘配足三裏,有調和胃氣,升提脾氣,去溼化濁的作用,主治胃痛,泄瀉,黃疸,四肢無力。

中脘配胃俞,屬俞募配穴法,有調中和胃,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脹滿,食慾不振,嘔吐呃逆。

文獻摘要

《鍼灸大成》: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鍼灸聚英》:素注,針一寸二分,灸七壯……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募穴中導引之。

《類經圖翼》:孕婦不可灸。

《循經考穴編》: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研究進展

現代研究:①針刺中脘,可使胃蠕動增強,幽門開放,腸鳴音增加,空腸蠕動增強。②艾灸中脘,見小白鼠的單核鉅細胞吞噬機能增強[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4.

膽絞痛

用解痙止痛膏貼中脘穴。取白芷10g,花椒15g,研成細末,韭菜、蔥白各20個和苦楝子50g搗爛如泥,用白醋50ml將上藥調成糊狀,貼於中脘穴,24小時換貼1次,連貼2~4次。

解除幽門痙攣 據報道指壓中脘後,在X線下發現胃蠕動增強,110例患者中有94例波頻增加,波速增快,幽門痙攣解除。

針刺中脘穴對小腸的蠕動有促進作用,尤其能促進空腸的蠕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