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熱假寒證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真熱假寒證   證名。內熱熾盛而外見寒象的證候。即陽證似陰。因內熱過盛,陽氣閉鬱不能外達所致。《景嶽全書·傳忠錄》:“陽極反能寒厥,乃內熱而外寒,即真熱假寒也。假寒者,火極似水也。凡傷寒熱甚,失於汗下,以致陽邪亢極,鬱伏於內,則邪自陽經傳入陰分,故爲身熱發厥,神氣昏沉,或時畏寒,狀若陰證。”其證又見聲壯氣粗,形強有力,或脣焦舌黑,口渴飲冷,小便赤澀,大便祕結,或因多飲藥水,以致下利純清水,而其中乃有燥糞及矢氣極臭,六脈皆沉滑有力,則爲陽證真熱。內實者,宜擇用三承氣湯,潮熱者以大柴胡湯解而下之。內不實者,以白虎湯之類清之。至於雜證之假寒者,或爲畏寒或爲戰慄,以熱極於內,而寒侵於外,寒熱之氣兩不相投,因而寒慄。察其內證,或爲喜冷,或爲便結,或小便熱澀,或口臭躁煩,脈滑實有力,當以涼膈散加芩、連之屬,使內熱既除,則外寒自伏。參見陽證似陰、寒熱錯雜證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