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瘧 2016年05月14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瘴瘧(malignant malari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6.。爲感受山嵐瘴毒引起的瘧疾[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出《肘後備急方》。地方性瘧疾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6.

瘴瘧的病因

瘴瘧多因感受山嵐癘毒之氣,溼熱鬱蒸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6.。《諸病源候論·瘧病諸侯》:“此病生於嶺南,帶山瘴之氣,其狀發寒熱,休作有時,皆有山溪源嶺瘴溼毒氣故也。其病重於傷暑之瘧。”

瘴瘧的症狀

《瘴瘧指南》捲上:“瘴瘧形狀,其病有三,而形狀不外於頭痛,發熱,腰重,腳軟,或冷,或嘔,或泄,或大便祕,或小便赤,面赤,目紅,口渴,心煩,胸中大熱,舌或黑,狂言譫語,欲飲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無汗諸證。”

瘴瘧的分類

瘴瘧有冷瘴、熱瘴、啞瘴之分[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6.

冷瘴

冷瘴又名寒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9.。《瘴瘧指南·冷瘴》:“其症惡寒,發震,發熱,頭或痛或不痛,或嘔吐,或不嘔吐,胸膈痞悶,身重腰痛,腳軟,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寒時雖厚衣被不能溫,熱時雖臥冷地不能涼,或大渴飲水,或一日一發,發時多,退時少,或間日三日一發,所兼之證極多,不能盡述。惟以其有寒,謂之冷瘴。”

治療宜溫通或溫下爲主,如來複丹、奪命散、真武湯、截瘧丸、姜附湯、黑錫丹、感應丸等方均可選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9.。亦可用正氣散、和解散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9.

熱瘴

熱瘴爲瘴瘧的一種[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1.。《瘴瘧指南》捲上:“其病身發大熱,神氣沉昏,晝夜如臥炭火中,腰痛腳弱,大渴欲飲冷水,上脘痞悶,神昏妄語,頭痛或不痛,或嘔逆,或不嘔逆,小便赤澀,或頻數,或遺尿,大便或祕或自利,舌黑麪赤目紅,或吐血衄血,兼見之證,不能盡述,惟以其單熱不寒,謂之熱瘴。”

熱瘴初起,刺病人兩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1.。頭痛兩額角脈脹者,與兩額角脈上刺之出血,次服不換金正氣散,又服和解湯,然後用截法,和解後熱勢稍緩,服養胃湯,吞截瘧丸或四獸飲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1.

啞瘴

啞瘴即啞瘴喉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啞瘴喉風指喉風合併口不能言,牙關不開者,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又叫啞喉風,啞瘴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此啞瘴者,風痰犯於咽膈之間,以此口不能言,牙關不開。急用蟾酥(丸)磨水滴入鼻孔即開。”

多由肺胃蘊熱,積久生痰,復感外邪,致痰熱相搏,湧塞咽膈之上而成[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症見咽喉腫塞疼痛,湯水難嚥,牙關緊急,口不能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醫宗金鑑》卷六十六:“啞瘴喉風腫痛咽,牙關緊急不能言,風痰湧塞咽膈上,火盛生痰風搏源。”

治宜疏風清熱、祛痰消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用蟾酥丸或雄解毒丸溶化後,將藥汁滴入鼻內,使之達於咽喉,內服黃連溫膽湯、清咽利膈湯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