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金丹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宜明論方》卷十三:一粒金丹

別名

捉虎丸(《醫學入門》卷七)。

處方

草烏頭 五靈脂各500克 木鱉子120克 白膠香250克 地龍120克(去土,妙)細墨30克 乳香30克 當歸60克 (焙)沒藥60克 麝香3克

製法

上藥研極細末,糯米麪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腰膝走注疼痛如虎齧。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溫酒下。吃藥罷,遍身微汗,立驗。

摘錄

《宜明論方》卷十三

《回春》卷三

方名

一粒金丹

組成

鴉片(即阿芙蓉)2錢半,阿魏1錢,木香9分,沉香5分,牛黃2分半。

主治

諸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熱氣痛,涼水送下;冷氣痛,滾水送下。

製備方法

上將沉香、木香、牛黃爲末,以鴉片放碗內滴水溶化,阿魏溶化,煉蜜爲丸,如綠豆大,金箔爲衣。

用藥禁忌

忌酒、醋、青菜。

《宣明論》卷十三

方名

一粒金丹

別名

無名丹、捉虎丹、祕傳捉虎丹、捉虎丸、一粒金、烏龍串

組成

草烏頭1斤,五靈脂1斤,木鱉子4兩,白膠香半斤,地龍4兩(去土,炒),細墨1兩,乳香1兩,當歸2兩(焙),沒藥2兩,麝香1錢。

主治

風寒溼痹,腰膝走注疼痛,腳氣,痛風,白虎歷節,無問遠年日近,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及風重癱瘓,麻木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一切風疾,及白虎歷節,周身筋骨疼痛,諸藥不效。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至2丸,溫酒送下,吃藥罷,遍身微汗有驗。

製備方法

上爲末,再研1000下,糯米麪糊爲丸,如榕桐子大。

附註

無名丹(《袖珍》卷一)、捉虎丹(《臞仙活人方》卷下)、祕傳捉虎丹(《松崖醫徑》卷下)、捉虎丸(《醫學入門》卷七)、一粒金(《回春》卷五)、烏龍串(《串雅內編》卷三)。按:方中白膠香,《傷科補要》作“白松香”。《袖珍》用法有:寒溼腳氣,一切走注疼痛,臨發時空心服一丸;趕到腳面上赤腫痛不散,再服一丸,趕至腳心出黑汗乃除根。如病在上,食後、臨臥酒下,汗出定疼爲驗。風重癱瘓,麻痹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酒下二丸,進二服。初風不省人事,牙關不開,研二丸,酒調灌下,以省爲驗。

《經驗各種祕方輯要》

方名

一粒金丹

組成

滴乳香4分,明雄黃4分,豬牙皁4分,生川烏4分,明月石4分,上辰砂4分,上沉香4分,官桂4分,良姜4分,巴豆4分,大黃4分,細辛4分,麝香2分。

主治

渾身痛,心中刺痛,絞腸瘀,水瀉,痢疾,牙痛,及婦人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用新棉花包,塞鼻中,男左女右。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小紅棗肉打和爲丸,如黃豆大。

《準繩·瘍醫》卷一

方名

一粒金丹

別名

玉樞丹、紫金錠

組成

沉香5分,木香5分,乳香5分,巴豆霜1錢5分。

主治

惡瘡癰疽,無名腫毒。中搭手(一名龍疽)。耳癰,夾肢癰,對口瘡,石疽,臀癰,腓疽。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量人虛實,先呷水1口,行瀉1次。胃氣壯實者,只可呷水3-4口,不可太過,後用水1口送藥,下行盡數次,以米飲補之。

製備方法

上藥各爲細末,和勻,用黑肥棗1個半,去皮核,搗爛爲丸,如芡實大。

附註

玉樞丹、紫金錠(《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洪氏集驗方》卷一引張真甫方

方名

一粒金丹

別名

大聖一粒金丹、保命丹

組成

大川烏頭(炮,去皮臍)2兩,大黑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新羅附子(炮裂)2兩,五靈脂1兩,白殭蠶1兩(去絲,炒),白疾藜1兩(炒,去刺),沒藥半兩(研),硃砂半兩(研),白礬1兩(枯,研),麝香半兩(淨肉,研),細香墨半兩,金箔200片。

功效

補益五臟,固密真元,通流關節,祛逐風邪,壯筋續骨。

主治

中風癱瘓,口眼歪斜,涎潮語澀,渾身疼痛,及一切風疾。癲癇倒臥,目瞑不開,涎盛作聲,或角弓反張,目睛直視,口噤悶絕,牙關緊急;風搏於陽經,目眩頭痛,耳作蟬鳴,皮膚瞤搐,頻欠喜睡,項強拘急,不能回顧;及腎臟風虛,腳膝疼痛,步履艱難,偏風流注,屈伸不得,無問新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生薑1兩去皮,榨取自然汁,將藥丸子於汁內磨化盡,用無灰熱酒1大盞,同浸化,溫服。更量性多少,喫溫酒1-2升,投之以助藥力,用衣被蓋覆,汗出爲效。痛勢重者,日進2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藥前六味同爲末,後四味研勻,同合和令勻,用井花水1大盞,研墨盡爲度,將汁搜和,杵臼內搗五百下,丸如彈子大,金箔爲衣,窨幹。

用藥禁忌

忌發風物,孕婦不可服。

附註

大聖一粒金丹、保命丹(《百一》卷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