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疫痢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疫痢

疫痢爲病名。指痢疾之由於天行疫毒所致的痢疾。具有強烈的傳染性。《痢證匯參》卷四:“疫痢之證,運氣所致。或流衍之紀,雨溼連綿;或二火司令,赫曦用事,溼熱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時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謂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脈治》卷四:“長幼相似,沿門合境,一齊發作,下痢膿血,或下純血,或下黃水,或下紫血水,身熱頭痛,胸滿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宜清熱解毒爲主。初起可兼表散,可用羌獨柴葛之類。待表邪已散,然後分辨溼火燥火施治。溼熱脈洪,香連丸、六一散;滿悶不舒,香連平胃散;燥火脈數,當歸銀花湯,調六一散,送下當歸大黃丸。參見痢疾、疫毒痢條。痢疾(dysentery)爲病名。見《嚴氏濟生方》。《內經》作“腸澼”,《傷寒論》稱“下利”、“熱利”,《肘後備急方》稱“下痢”,《諸病源候論》稱爲痢病,《備急千金要方》稱作“滯下”,後世多稱痢疾。痢疾以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爲主證。發病驟急,可伴有惡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