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 2016年07月19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下消:1.腎消、消腎;2.兒科三消之一。

腎消、消腎·下消

下消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見《丹溪心法·消渴》。又稱腎消、消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病因病機

《醫學綱目》卷二十一:“下消者,經謂之腎消。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

本病多因腎衰不攝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症狀

主要症狀爲小便特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飲,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辨證分型

下消·津傷燥熱證

下消·津傷燥熱證(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ryness-heat injuring flui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燥熱傷津耗液,以尿頻量多,煩渴引飲,口乾舌燥,消谷善飢,身體漸瘦,大便祕結,四肢乏力,皮膚乾燥,舌紅幹,苔薄黃或苔少,脈滑數或弦細或細數等爲常見症的下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下消·瘀血閉阻證

下消·瘀血閉阻證(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瘀血阻滯,氣化失司,以口乾尿多,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身體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膚甲錯,脣紫不華,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脈沉澀等爲常見症的下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下消·腎陰虛證

下消·腎陰虛證(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in deficiency[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陰津虧虛,腎失所養,以尿頻尿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痠軟,乏力,頭暈耳鳴,口乾脣燥,皮膚乾燥,瘙癢,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爲常見症的下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下消·陰陽兩虛證

下消·陰陽兩虛證(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陰液陽氣俱虛,以尿頻,飲一尿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輪枯焦,眩暈耳鳴,神疲心悸,腰膝痠軟,畏寒肢冷,五心煩熱,消瘦顯著,陽痿或月經不調,畏寒面浮,舌淡少津,苔白,脈沉細無力等爲常見症的下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下消·氣陰兩虛證

下消·氣陰兩虛證(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元氣不足,陰津虧損,以口渴欲飲,能食易飢,尿頻量多,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咽乾口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結,舌紅,苔少而幹,脈沉細等爲常見症的下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治療

治宜滋腎固攝[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用六味地黃丸、左歸飲、大補陰丸、滋膵湯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氣虛火衰者,用八味地黃丸、右歸丸、祕元煎、固陰煎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

下消爲內科消渴病之一。《聖濟總錄》稱消腎,《醫學綱目》稱腎消。多由腎水虧竭,蒸化失常所致。

兒科三消之一·下消

下消專指兒科三消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即消濁[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見《丹溪心法》。小兒消渴證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6.。又名腎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6.

病因病機

《幼科鐵鏡》:“消濁,火動消腎,移熱於膀胱。”

《幼幼集成》:“乃上消之傳變,肺胃之熱久不清,乃至動而消腎,移熱於膀胱,小便渾濁,色如膏脂,名曰下消。”

治療

治宜滋陰清熱。用加味地黃湯,或四物湯加蓮子、知母、芡實、麥冬[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