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五皮飲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紫蘇子 萊菔子各4.5克 白芥子1.8克 葶藶子2.4克 車前子9克 生桑皮 浙苓皮各12克 大腹皮9克 新會皮4.5克 生薑皮3克

功能主治

降氣達膜。治痰脹腹脹輕減,喘腫未除者。

用法用量

先用杜赤豆30克,鮮茅根60克,煎湯代水,再入煎上藥,溫服。

摘錄

《重訂通俗傷寒論》

《醫林繩墨大全》卷二

方名

五子五皮飲

別名

五子五皮湯

組成

紫蘇子、蘿蔔子、葶藶子、香附子、車前子、陳皮、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生薑皮。

主治

咳喘,皮膚間水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附註

五子五皮湯(《張氏醫通》卷十三)。

《幼科鐵鏡》卷六

方名

五子五皮飲

組成

蘇子、山楂子、蘿蔔子、葶藶子、香附子、桑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

主治

氣腫。小兒脾胃虛弱,土弱不能生金,虛氣上攻於肺,行於面目,遍身浮腫,先腫而後喘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