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膽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外臺祕要》卷十七引《集驗方》:溫膽湯

處方

生薑12克 半夏6克(洗)橘皮9克 竹茹6克 枳實2枚(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虛煩不眠,或嘔吐呃逆,驚悸不寧,癲癇等。

用法用量

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備註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溼化痰爲君;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枳實行氣消痰,使痰隨氣下爲臣;陳皮理氣燥溼,茯苓健脾滲溼爲佐;姜、棗、甘草益脾和胃,協調諸藥爲使。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之效。

摘錄

《外臺祕要》卷十七引《集驗方》

《世醫得效方》卷九:溫膽湯

處方

半夏 竹茹 枳實(麩炒,去瓤)各60克 陳皮90克 甘草(炙)30克 茯苓45克 人蔘30克

製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及驚悸自汗,觸事易驚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1枚煎,空腹時服。來效,加遠志(去心)、薑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棗仁30克(蚌粉炒入)。

摘錄

《世醫得效方》卷九

《回春》卷四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人蔘、白朮(去蘆)、茯神(去皮木)、當歸(酒洗)、生地黃(酒洗)、酸棗仁(炒)、麥門冬(去心)、半夏(薑汁炒)、枳實(麩炒)、黃連(酒炒)、竹茹、山梔(炒)各等分,甘草3分,辰砂5分(臨服研末調入)。

主治

內有痰火,驚惕不眠。

用法用量

加生薑1片,大棗1枚、烏梅1個,水煎去滓,入竹瀝調辰砂末服。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三因》卷九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半夏(湯洗7次)2兩,竹茹2兩,枳實(麩炒,去瓤)2兩,陳皮3兩,甘草1兩(炙),茯苓1兩半。

主治

痰熱內擾,心膽氣虛,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及癲癇等。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製備方法

上銼爲散。

各家論述

1.《醫方集解》:此足少陽陽明藥也,橘、半、生薑之辛溫,以之導痰止嘔,即以之溫膽;枳實破滯;茯苓滲溼;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鬱,清肺金之燥,涼肺金之所以平甲木也。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又曰:陽氣滿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半夏能和胃而通陰陽,故《內經》用治不眠。二陳非特溫膽,亦以和胃也。
2.《成方便讀》:夫人之六腑,皆瀉而不藏,惟膽爲清淨之腑,無出無入,寄附於肝,又與肝相爲表裏。肝藏魂,夜臥則魂歸於肝,膽有邪,豈有不波及肝哉。且膽爲甲木,其象應春,今膽虛則不能遂其生長髮陳之令,於是土不能得木而達也。土不達則痰涎易生。痰爲百病之母,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故有驚悸之狀。此方純以二陳、竹茹、枳實、生薑和胃豁痰、破氣開鬱之品,內中並無溫膽之藥,而以溫膽名方者,亦以膽爲甲木,常欲得其春氣溫和之意耳。

《三因》卷八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半夏(湯洗去滑)1兩半,麥門冬(去心)1兩半,茯苓2兩,酸棗仁3兩(炒),炙甘草1兩,桂心1兩,遠志(去心,薑汁炒)1兩,黃芩1兩,萆薢1兩,人蔘1兩。

主治

膽虛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搖,躄不能起,僵仆,目黃,失精,虛勞煩擾,因驚膽懾,奔氣在胸,喘滿,浮腫,不睡。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用長流水1鬥,糯米1升,煮蟹眼沸,揚2000-3000遍,澄清,取2盞,入藥在內,加生薑7片,煎7分,去滓。不以時服。

製備方法

上銼爲散。

《外臺》卷十七引《集驗方》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生薑4兩,半夏2兩(洗),橘皮3兩,竹茹2兩,枳實2枚(炙),甘草1兩(炙)。

主治

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

製備方法

上切。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遠志、棗仁、茯神、當歸、川芎、鉤藤、半夏、廣皮、甘草、香附、茯苓。

主治

婦女經行,卒遇驚恐,因而膽怯,神志失守,經血忽閉,面青筋搐,口吐涎沫,此緣驚則氣亂,恐則氣結故耳。

《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人蔘、茯神、遠志、硃砂、金石斛、生地、麥冬、棗仁、甘草、五味子、柏子仁。

主治

怔忡,包絡動者。

《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祕方》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陳皮2錢,半夏1錢半,茯苓1錢,枳實半錢,甘草半錢,遠志1錢,酸棗仁半錢。

功效

定心志。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盞,加生薑7片,煎至8分,空心溫服。滓再煎。

《明醫雜著》卷六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半夏1兩,枳實1兩,橘紅1兩5錢,茯苓7錢半,甘草(炙)4錢。

主治

膽氣怯弱,驚悸少寐,發熱嘔痰,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活人方》卷六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半夏3錢,橘紅1錢5分,枳實1錢,黃連1錢,天麻2錢,蘇子1錢5分,厚朴1錢,黃芩1錢,竹茹1錢,生薑汁5匙(泡用)。

主治

痰氣火併結於中宮,在上則眩暈,乾嘔作酸;在下則腹痛便燥。

用法用量

上水煎泡,加薑汁午前後服。

《直指小兒》卷一

方名

溫膽湯

組成

半夏(制)2錢半,枳實2錢半,茯苓半兩,橘紅1錢半,甘草1錢半,酸棗仁(溫湯浸,去殼)2錢半。

主治

小兒驚悸頑痰。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入竹茹少許,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製備方法

上銼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