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 2016年07月15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吐酸(acid regurgitation[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是指以泛吐酸水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出《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

本證可見於慢性肥厚性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症等疾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吐酸的病因

吐酸多因宿食、溼痰、熱鬱、停飲等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吐酸的症狀

常兼見氣悶飽脹,噯氣腐臭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吐酸的治療

吐酸的治療宜和中消食化痰,用曲術丸、八味平胃散、乾薑丸等方;若從熱化,則宜梔連二陳湯、咽醋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有因肝鬱犯胃,溼鬱化熱所致者,症見兩脅刺痛,口苦咽乾,心煩吐酸,脈弦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治宜泄肝清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用逍遙散合左金丸,或柴葛平胃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有因脾胃虛寒所致者,症見面色萎黃,飲食減少,苔白,脈弦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治宜溫養脾胃[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用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溫胃飲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4.

關於內傷吐酸水

內傷吐酸水指因惱怒憂鬱,肝鬱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病因病機

因脾胃虛寒、宿食、水飲、痰熱所致者,亦屬內傷吐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症狀

症見食入吐水酸餿,兩脅刺痛,面紅升火,脈多弦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治療

宜用柴葛平胃散、梔連平胃散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8.

關於外感吐酸水

外感吐酸水指素有溼熱鬱結、覆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

症狀

症見發熱,嘔吐酸水,甚則酸水浸漬胃脘,不勝苦楚,吐出酸水令牙關酸澀不能合,脈多帶弦[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

治療

屬本熱標寒之證,不宜驟進苦寒,而當辛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脈弦數者,宜防葛平胃散、家祕神術湯,甚者加梔連;脈弦遲者,宜草豆蔻丸、薑桂大順飲、連理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0.

關於吞酸

吞酸又稱咽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6.

症狀

《醫林繩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於上,以致咽嗌之間,不及吐出而嚥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

病因病機

《壽世保元·吞酸》:“飲食入胃,被溼熱鬱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

治療

《證治匯補·吞酸章》:“吞酸爲中氣不舒,痰涎鬱滯,須先用開發疏暢之品。”治同吐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