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形 2015年12月29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舌形即舌質的形體,爲舌診的重要內容之一[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舌體的形狀,包括老嫩、胖瘦、齒痕、腫脹、點刺、 裂紋、光滑以及一些特殊的病態形狀[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舌形主要觀察舌的老嫩、芒刺、裂紋、脹癟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老嫩指舌形的堅斂蒼老或浮胖嬌嫩[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蒼老者爲老,多屬熱證、實證;紋理細膩,形色浮胖嬌嫩者爲嫩,多屬虛證、寒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較正常舌體胖大者,稱胖大舌,多屬水溼痰飲阻滯,或心脾熱盛[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舌體腫脹,病多屬血分,或爲痰飲,或爲溼熱內結[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舌體瘦小而薄,稱爲瘦薄舌,多屬陰血虧虛或津液不足[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薄瘦乾癟,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若兼見色紅絳,是陰虛熱盛,津液大傷重候。

舌面上有明顯的裂溝,稱爲裂紋舌,多屬熱盛,或是精血虧虛,或陰津耗損[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舌上隆起如刺,摸之棘手,稱爲芒刺,多屬胃熱熾盛或邪熱內結[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5.

舌體邊緣凹凸不齊,留有被牙齒壓迫的印跡的舌象稱爲齒痕舌[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多見於脾陽虛,水溼不化或血氣雙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