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清熱解鬱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清熱解鬱湯

梔子(炒黑)6克枳殼(麩炒)西芎黃連(炒)香附(炒)各3克乾薑(炒黑)陳皮各1.5克甘草0.9克蒼朮(米泔浸)2.1克上銼一劑。治胃中鬱熱,胃脘疼痛。加生薑3片,水煎,熱服。滓再煎服。服藥後戒飲食半日。《萬病回春》卷五方名清熱解鬱湯組成龍膽草6g,丹皮9g,生地9g,白茅根15g,赤芍9g,白芍9g,銀柴胡9g,金銀花9g,連翹9g,山梔9g,竹葉6g,枳殼6g,鬱金9g。功效清熱涼血,舒肝解鬱。主治慢性肝炎鬱熱型。肝區痛,有熱感,五心煩熱,舌尖紅,脈弦微數。各家論述方中用生地、丹皮、茅根、赤芍涼血清熱;山梔、竹葉引熱下行;金銀花、連翹清熱,散熱結;鬱金、枳殼疏肝理氣解鬱,鬱解則熱除;銀柴胡可清虛熱,有調節少陽的作用,可使血分之熱邪轉到氣分而解。諸藥配伍,共奏清熱涼血,疏肝解鬱之功。方名清熱解鬱湯別名清熱解鬱散組成梔子(炒黑)2錢,枳殼1錢(麩炒),西芎1錢,黃連1錢(炒),香附(炒)1錢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