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嵴剝離術 2012年12月3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手術名稱

髂嵴剝離術

別名

髂嵴鬆解術

分類

骨科/癱瘓性疾病手術/髖部癱瘓畸形的手術治療/髖部屈曲攣縮畸形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83.1904

概述

凡髖關節處於屈曲位不能伸直者,稱爲髖關節屈曲攣縮畸形。主要是由於屈髖肌攣縮及筋膜韌帶攣縮變短、異常姿式及肌力不平衡等三種因素作用的結果。髖屈曲攣縮可分爲三型:①單純屈曲攣縮畸形;②屈曲內收內旋畸形;③屈曲外展外旋攣縮畸形。前兩型輕者只做髂嵴剝離術;股骨上端有向後成角畸形時,只做軟組織鬆解達不到治療目的,須做股骨上端前成角截骨術;屈曲內收內旋畸形髖內翻嚴重者還須做外展截骨術,屈曲外展外旋攣縮畸形則須做內收內旋截骨術。

髂嵴剝離術用於髖部屈曲攣縮畸形的治療,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5.4.1.1-1,3.25.4.1.1-2)。

適應症

髂嵴剝離術適用於:

1.髖關節屈曲攣縮在40°以內。

2.無股骨上端向後成角畸形的髖關節屈曲攣縮。

禁忌症

股骨上端有向後彎曲畸形者,此類病人應與截骨術同時進行。

麻醉和體位

選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平臥位,術側臀部墊高。

手術步驟

1.切口

沿髂嵴做弧形切口,從髂嵴中部開始沿髂嵴向前,向下止於髂前下棘下方2cm處。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切開深筋膜即可見到髂嵴處肌附麗點。

2.剝離髂嵴

沿髂嵴切開骨膜及肌附麗點,將臀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和股直肌向下推至髖臼上緣處,並將股直肌直頭從髂前下棘處切斷,任其自然回縮,再將緊張的深筋膜和髂脛束切斷。攣縮嚴重者需擴大切口,將攣縮的深筋膜、肌膜和肌間隔逐層切斷,鬆解緊張攣縮的肌纖維,切開攣縮的關節囊,必要時再延長髂腰肌。有時將髂腰肌由小粗隆切斷與股直肌或縫匠肌相吻合(圖3.25.4.1.1-3,3.25.4.1.1-4)。

3.縫合切口

等滲鹽水沖洗傷口,徹底止血,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剝離的部分不縫合。留置引流管或引流條。

術中注意要點

1.髂前上棘肌附麗處切開時,防止損傷股外側皮神經,在骨膜下剝離肌附麗點即可避免損傷該神經。

2.攣縮較重鬆解不理想時,髂骨內板處腹肌及髂腰肌附麗處也要做鈍性分離。

3.鬆解滿意後肌附麗點任其自然回縮,縫合時只縫合皮下筋膜及皮膚,但要徹底止血,消滅死腔。

術後處理

1.負壓引流管或橡皮引流條48~72h拔除,局部加壓包紮,以防血腫。

2.臀部墊高,保持髖關節於輕度過伸位。

3.必要時下肢可行皮牽引1~2周,以保持鬆解效果,亦可通過牽引矯正殘餘畸形。

4.3周後逐漸鍛鍊關節功能。

併發症

1.血腫感染  多爲術中止血不徹底或遺留死腔。術後應留置負壓引流,儘可能地消滅死腔和加壓包紮。

2.股外側皮神經損傷  多在切開髂嵴內側肌附麗時誤傷。在骨膜下剝離或先將其遊離,拉向內側,可避免損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