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酒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牛膝 秦艽(去苗、土)芎藭 防風(去叉)桂(去粗皮)獨活(去蘆頭)丹蔘 白茯苓(去黑皮)各60克 杜仲(去粗皮,銼,炒)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乾薑(炮)麥門冬(去心)地骨皮各30克 五加皮150克 薏苡仁30克 大麻子(炒)15克

製法

上十七味,銼切如麻豆,以生絹袋盛,用酒4升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

功能主治

補腎溫陽,祛風除溼。治腎氣虛冷,復感寒溼爲痹。

用法用量

空腹時服適量。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九

《三因》卷十三引《傳信方》

別名

海桐皮酒

組成

牛膝1兩,川芎1兩,羌活1兩,地骨皮1兩,五加皮1兩,薏苡仁1兩,甘草1兩,海桐皮2兩,生地黃10兩,1法加杜仲1兩(炒絲斷入)。

主治

腎傷風毒攻刺,腰痛不可忍,溼熱腰痛,脈弦數者。

用法用量

每服1杯,日3-4杯。長令酒氣不絕爲佳。

製備方法

上銼散,帛裹,入無灰酒2鬥浸,冬2-7日,夏月分數服,旋浸3-5宿。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溼熱傷陰,營血不利,不能滋榮經絡,故腰府失強,腰痛不止焉。羌活通經透絡,米仁滲溼清熱,地骨皮退熱涼肌肉,五加皮續傷理經絡,海桐皮祛風溼、清經隧,杜仲補腎臟、強腰府,小川芎入血海、活血脈以榮經,生地黃入心腎、壯真水以滋陰,淮牛膝壯肝腎以雄筋骨也。酒蒸溫服,使陰血內充,則溼熱白化,而腎府得強,腰痛有不痊者乎?此壯腎分解之劑,爲溼熱傷陰腰痛之良方。

附註

海桐皮酒(《普濟方》卷一五四)。

《普濟方》卷二四○

組成

生牛膝半斤,生地黃半斤(淨洗控幹,曝兩日)。

主治

腳氣極冷,着厚棉衣蓋覆不覺暖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酒1盞半,以瓷器煎7分,和滓,食前頓服之。

製備方法

上搗如泥,作團,以紙裹,外更以黃泥固濟,微火炙令泥有裂處,待幹,即於地爐中灰火養半日,次以灰火漸漸燒之,加至火3斤,燒1伏時,取出候冷,去泥紙,搗羅爲散。

《醫心方》卷二十一引《玄感傳屍方》

組成

牛膝1斤,生地黃(切)3升,牛蒡根(切,曝幹)1斤,生薑(合皮切)1升。

主治

婦人年老,體漸瘦弱,頭面風腫,骨節煩疼冷,口乾,狀如骨蒸。

用法用量

溫服1盞,日3次。

製備方法

上切,於絹袋盛之,以清酒2大升浸7日。

方出《肘後方》卷四。名見《醫心方》卷十四引《範汪方》

別名

牛膝膏、牛膝湯、牛膝酒煎

組成

牛膝2斤。

功效

壯筋骨,補虛損,除久瘧。

主治

癥積、腸蠱、久瘧、痿痹,血淋,小兒口瘡。腸蠱先下赤,後下黃白沫,連年不愈。金瘡因風水腫。男子莖中痛,及婦人血結少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合至1升。量力服之。

製備方法

以酒1鬥漬,以密封於熱灰火中,溫令味出。

附註

牛膝膏(《普濟方》卷三○三)、牛膝湯(《外科大成》卷二)、牛膝酒煎(《醫學實在易》卷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