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風地動儀“顯靈驗”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東漢時期,地震比較頻繁,從公元96-125年的30年中,就曾發生了23次比較強烈的地震,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

132年,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發明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候風地動儀。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臺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突然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鋼球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裏。可是,洛陽居民誰也沒有感覺到地震。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奔馳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爲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

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

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臺”地動儀。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