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逝世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竺可楨,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國留學。1913年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農學院。1918年獲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後任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員、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常委。

他是我國第一個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的骨幹之一。開創了我國近代地理學、氣象學研究領域。在東南大學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籌建了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並在全國佈設了四十幾個觀測臺站進行地面和高空觀測,開始天氣預報工作。整理出版了中國氣候資料。改革了氣象觀測中的計量標準,開展了我國區域氣候的研究。建國後爲中國科學院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領導並指導了我國自然區劃綜合考察、國家大地圖集編纂、地學規劃制定、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工作。在物候學研究中有創造性的貢獻。

發表的《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論文,闡明瞭我國優厚的氣候資源和開發利用的正確途徑。1972年增補、修訂了《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一文,基本上解決了國際上100多年的爭論,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1974年2月7日逝世。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