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化學家發現維生素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911年7月1日,一位波蘭生物化學家在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建議以“維他命”來稱呼動物與人類食品中所必需的化學物質。這位科學家是德國利斯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卡西來爾·芬克。

“維他命”這一科學名詞是從拉丁文“生命”(Vita)與“氨”(amine)衍變而來的。這位波蘭科學家在實驗中注意到如果只喂鴿子精米,不喂米糠,鴿子就會神經紊亂。後來他從米糠分解出一種溶於水的結晶物“維他命”。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