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則徵婚廣告誕生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在“全社會都來關心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的社會氛圍中,媒體就此問題展開了空前熱烈的討論,討論“大齡女青年爲什麼找對象難?”等。

《中國婦女》雜誌在1984年第6期上的第38頁的“徵婚啓事”欄中刊登了兩條徵婚啓事。其中一則這樣寫道“我是一個煤礦工人,27歲,河南商丘婁店公社汪莊大隊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間,現在焦作礦務局馮營礦當合同工,每月工資80元。我熱愛煤礦工作,文化程度高小,無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礦工人的話;如誰家中只有女兒又有心招婿的話,我願到女家落戶,盡養老之責,如哪位喪夫之婦有心另尋伴侶的話,均可來信或見面。”

與現在動不動就體健貌端、溫柔賢惠等模棱兩可的措辭相比,當時徵婚者要務實誠懇得多。這也許跟當時登徵婚廣告還得到單位開證明不無關係。

《中國婦女》的徵婚廣告一登,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雪片般地飛來,未婚的大齡青年爲了表示感謝還在信中違規夾寄錢物。緊接着的第7期登了8則徵婚廣吉,“徵婚啓事”也變成“鵲橋”並一直沿用至今。第9期《中國婦女》甚至辦了“大齡青年婚姻專號”。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