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衝 2012年04月2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標準定位

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髮際0.5寸處。

取法

正坐仰靠或仰臥位,從眉頭直上,入髮際0.5寸,當神庭(督脈)與曲差之間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枕額肌、腱膜下結締組織、骨膜。皮厚而緻密,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及淋巴管,其神經分佈是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皮下組織內含有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纖維束,連於皮膚與帽狀腱膜之間。

功用

散風清熱,鎮痙寧神。

主治

1.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眩暈、癲癇;

2. 其它:鼻塞。

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痠痛。

灸法:艾條溫灸5~10分鐘。

配伍

1.配百會、風池,有平肝熄風,鎮靜止痛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

2.配太陽、魚腰,有清熱明目鎮痛的作用,主治視物不明,目痛。

文獻摘要

1.《千金方》:苦頭痛,針眉衝。

2.《大成》:主五癇,頭痛鼻塞。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