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氣湯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 qì tāng

2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七氣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七氣湯,其組成爲人蔘炙甘草肉桂(去粗皮)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切片焙乾)五兩。爲粗末,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服。治虛冷上逆,及七情內結,積聚堅牢,心腹絞痛,不能飲食[1]

2.1 方名

七氣湯

2.2 別名

四七氣湯四七湯

2.3 組成

半夏1升,人蔘1兩,生薑1兩,桂心1兩,甘草1兩。

2.4 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七氣湯治虛冷上氣、勞氣、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內結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則欲死。

2.5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3升。分3服,1日3次。

2.6 各家論述

醫方類聚》引《易簡方》:此湯之巧,蓋以半夏之性,可爲君子,可爲小人,各隨其所流而爲之。今半夏人蔘甘草,而人蔘爲君,甘草國老,故能使其和五臟,調七情,順諸氣。諸氣既順,不滯爲痰,病可去矣。

2.7 附註

四七氣湯(《保嬰撮要》卷五)、四七湯(《內科摘要》卷下)。

3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方之七氣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方之七氣湯,其組成爲半夏(湯洗)五兩,姜厚朴、桂心各三兩,茯苓白芍藥各四兩,紫蘇葉橘皮各二兩,人蔘一兩。爲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水煎空腹服。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鬱發,致五臟互相刑剋,陰陽反戾,揮霍變亂,吐利交作,寒熱眩暈痞滿,咽塞[1]

3.1 方名

七氣湯

3.2 組成

半夏(湯洗)5兩,厚朴(姜制)3兩,桂心3兩,茯苓4兩,白芍藥4兩,紫蘇葉2兩,橘皮2兩,人蔘1兩。

3.3 主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方之七氣湯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鬱發,致五臟互相刑剋,陰陽反戾,揮霍變亂,吐利交作,寒熱眩暈痞滿咽塞。

3.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7片,大棗1個,煎7分,去滓,空腹

服。

3.5 製備方法

銼散

4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氣湯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氣湯又名大指七氣湯。其組成爲三棱莪術青皮陳皮香附桔梗藿香葉、桂心、益智仁各一兩半,炙甘草三錢。爲末,每服五錢,加生薑二片,大棗二枚,水煎、食前服。治七情相干,陰陽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疼。《胡氏經效方》有沉香半兩,無陳皮[1]

4.1 別名

大七氣湯(《重訂嚴氏濟生方》)。

4.2 處方

三棱 蓬莪術橘皮 香附子(去毛)陳桔皮(洗)桔梗 藿香葉 桂心 益智各45克 甘草(炙)9克 (胡氏《經效方》有沉香15克,無陳橘皮

4.3 製法

上藥爲散。

4.4 功能主治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之七氣湯七情相干,氣道壅滯,致成六聚,狀如症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疼痛,攻刺腰脅,上氣窒塞,喘咳滿悶,小腹膜脹,大小便不利,或復泄瀉淋瀝無度。

4.5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薑2片,大棗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溫服

4.6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二

5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方之七氣湯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方之七氣湯,其組成爲半夏(湯泡洗)三錢,桂心、延胡索(炒,去皮)各二錢半,人蔘乳香甘草各一線。加生薑五大片,大棗二枚,水煎,食遠服。治七情爲病,心腹刺痛不可忍;或外感風寒溼氣作痛[1]

5.1 方名

七氣湯

5.2 組成

半夏(湯泡,洗)3錢,桂心(不見火)2錢半,玄胡索(炒,去皮)2錢半,人蔘去蘆)1錢,乳香1錢,甘草1錢。

5.3 主治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方之七氣湯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爲病,則心腹刺痛不可忍,或外感風寒溼氣作痛。

5.4 用法用量

上作1服。用水2鍾,加生薑5大片,紅棗2枚,煎1鍾,食遠服。

6 類證治裁》卷二方之七氣湯

類證治裁》卷二方之七氣湯四七湯[1]四七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引《易簡方》方。又名厚朴半夏湯大七氣湯七氣湯半夏五兩,茯苓四兩,紫蘇葉二兩,厚朴三兩。爲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水煎服。功能行氣散結,化痰降逆。治痰氣互結,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狀如炙臠,或中痞滿不舒,痰盛氣急,嘔逆噁心,及婦人惡阻[2]

7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七氣湯

7.1 處方

人蔘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切片.焙乾)五兩。

7.2 炮製

上爲粗末,入半夏令勻。

7.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七氣湯治虛冷上氣,及寒氣熱氣、怒氣、恚氣喜氣、憂氣、愁氣,內結積聚,堅牢如杯,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發即欲死,此藥主之。

7.4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三片,煎七分,去滓,稍熱服,食前。

7.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 《理傷續斷方》之七氣湯

8.1 方名

七氣湯

8.2 組成

青皮(去白,炒)1兩,陳皮(去白)1兩,三棱(溼紙裹,煨)1兩,北梗(去蘆)1兩,肉桂(去粗皮)1兩,藿香(去枝)1兩,益智(去殼,炒)1兩,香附子(炒)1兩,甘草(炙)1兩,半夏(湯泡)1兩,赤芍藥1兩,烏藥1兩,獨活去蘆)1兩,羌活去蘆)1兩,降真香1兩。

8.3 主治

《理傷續斷方》之七氣湯治積年久損,入經絡,服藥無效,腰背拘急咳嗽痰涎,風勞發動,日漸羸瘦,每到秋來,損病復作。

8.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5錢,水1大盞半,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去滓,隨病上下服之。

9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之七氣湯

9.1 方名

七氣湯

9.2 組成

半夏1錢半,人蔘半兩,甘草半兩,生薑半兩,五味子半兩,桂半兩,紫蘇子1錢。

9.3 主治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之七氣湯治虛冷上氣七氣

9.4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水2盞,煎至7分,去滓,臨臥溫服

10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氣湯

10.1 方名

七氣湯

10.2 別名

大七氣湯、聚氣湯、大化氣湯

10.3 組成

三棱1兩半,蓬莪茂1兩半,青橘皮1兩半,香附子(去毛)1兩半,陳橘皮(洗)1兩半,桔梗1兩半,藿香葉1兩半,桂(取心)1兩半,益智1兩半,甘草(炙)3錢。

10.4 功效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氣湯具有行氣消滯,和血消積,化痰飲寬胸腹,順氣進食,消脹軟硬,散聚氣,辛溫消導之功效。

10.5 主治

《全生指迷》卷二之七氣湯治情志不舒,氣鬱血滯。胸脘痞悶,腹部脹痛,或有積聚,肌黃食少者。聚氣,由驚、恐、恚、怒,或冒寒熱,留而不去,爲鬱伏之氣,因氣流行,隨經上下相搏痛,久久令人痞悶,其脈短澀。六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疒丂)痛,攻刺腰脅,上氣窒塞,喘咳滿悶,小腹(月真)脹大小便不利,或復泄瀉淋瀝無度。多飲成酒癖積塊腹脹疼痛身腫肌黃,少食。

10.6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2片,大棗2枚,煎至1盞,食前溫服

10.7 製備方法

上爲散。

10.8 附註

大七氣湯(《女科百間》捲上)、聚氣湯(《袖珍》卷二引《仁存方》)、大化氣湯(《萬病回春》卷三)。

11 《風癆臌膈》之七氣湯

11.1 方名

七氣湯

11.2 組成

吳萸5錢,木瓜5錢,食鹽5錢。

11.3 主治

《風癆臌膈》之七氣湯七情鬱結,五臟六腑互相刑剋,陰陽不和,吐利交作,四肢厥冷。

11.4 用法用量

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3升,煮令百沸,入前藥,煎至2升,傾1杯,冷熱隨病人服。

12 普濟方》卷一八二之七氣湯

12.1 方名

七氣湯

12.2 組成

香附4兩,木香1兩,片姜1兩,石菖蒲1兩,甘草1兩,陳皮1兩,縮砂仁1兩,白朮1兩,烏藥1兩。

12.3 主治

普濟方》卷一八二之七氣湯治胸膈不快。

12.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或爲末,沸湯調服亦可。

13 外臺祕要》卷十二引《深師方》之七氣湯

13.1 方名

七氣湯

13.2 組成

桔梗2兩,人蔘3兩,芍藥3兩,茱萸7合,黃芩2兩,乾地黃3兩,枳實5枚(炙),桂心2兩,乾薑3兩,甘草3兩(炙),橘皮3兩,半夏3兩(洗)。

13.3 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二引《深師方》之七氣湯治憂、勞、寒、熱、愁、思,及飲食隔塞,虛勞內傷五臟絕傷,奔氣不能還下,心中悸動不安。七氣爲患,氣寒而熱,嘔瀉痞滿

13.4 用法用量

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分3服。

13.5 製備方法

上切。

13.6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豬肉蕪荑等。

14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之七氣湯

14.1 方名

七氣湯

14.2 組成

人蔘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朮1兩,甘草(炙,銼)1兩,訶黎勒(去核)1兩,連皮大腹(銼)1兩,草豆蔻仁1兩。

14.3 功效

和順三焦消化痰飲

14.4 主治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之七氣湯脾虛臟腑祕泄不常,腰重頭昏舌幹眼澀,食後多脹,肢體疼倦。

14.5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14.6 加減

寒多者,更加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14.7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15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之七氣湯

15.1 方名

七氣湯

15.2 組成

草豆蔻(去皮,生用)半兩,人蔘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白朮半兩,大腹(和皮銼,生用)半兩,訶黎勒(煨,去核)半兩,甘草(炙)1分。

15.3 主治

聖濟總錄》卷六十七之七氣湯上氣,食即吐逆。

15.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

15.5 加減

不思食,加生薑

15.6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6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之七氣湯

16.1 方名

七氣湯

16.2 組成

桂(去粗皮)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高良薑(炒)1兩半,訶黎勒皮1兩半,大腹連皮(銼)1兩,吳茱萸(湯洗,焙炒)3分,牽牛子(炒)半兩。

16.3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之七氣湯奔豚氣,自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腰腹疼痛,或衝心滿悶。

16.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微利2-3行爲度。

1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17 女科萬金方》之七氣湯

17.1 方名

七氣湯

17.2 組成

人蔘甘草肉桂陳皮

17.3 主治

女科萬金方》之七氣湯主治氣鬱

17.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加生薑3片,水煎,空心服。

18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之七氣湯

18.1 方名

七氣湯

18.2 組成

藿香青皮陳皮、蓬術、三棱桔梗肉桂益智仁甘草香附半夏生薑制)。

18.3 主治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之七氣湯治婦人氣血滯澀,經水將行,小腹先作痛者。

18.4 加減

有塊,加當歸尾、川芎,又名香歸飲行經,加赤芍烏藥桃仁大黃

19 普濟方》卷一八一引《澹寮》之七氣湯

19.1 方名

七氣湯

19.2 組成

青皮1兩,陳皮1兩,桔梗1兩,蓬莪術1兩,辣桂1兩,藿香1兩,益智仁1兩,香附兩半,甘草(炙)3分,半夏(制)3分。

19.3 主治

普濟方》卷一八一引《澹寮》之七氣湯七情相干,陰陽不得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痛,挾冷作痛,面色或白或青,四肢冷甚。

2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