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病因病理病機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可發生於成年人的各年齡組,無明顯性別差異。眼局部解剖特點與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相似。情緒紊亂,過度疲勞,可爲眼壓升高的誘因。

臨牀表現

1.症狀:多數病人有反覆發作的病史。其特點是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適,發作性視朦與虹視。冬秋髮作比夏季多見,多數在傍晚或午後出現症狀,經過睡眠或充分休息後,眼壓可恢復正常,症狀消失。少數人無任何症狀。

2.通常眼局部不充血,前房常較淺,如系虹膜高褶則前房軸心部稍深或正常,而周邊部則明顯變淺。

3.前房角:病眼均爲窄角,在高眼壓狀態時,前房角部分發生閉塞,部分仍然開放。早期病例,當眼壓恢復正常後,房角可以完全開放,但是反覆發作後,則出現程度不同的周邊虹膜前粘連。至晚期房角可以完全閉塞。

4.眼壓:病人眼壓升高爲突然發生。開始一段時間的發作具有明顯的時間間隔,晚上僅持續1-2小時或數小時,翌日清晨,眼壓完全正常,隨着病情發展,這種發作性高眼壓間隔時間愈來愈短,高眼太持續時間愈來愈長。一般眼壓約爲5.32-7.98kpa(40-60mmHg),不像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那樣突然升得很高。但是在多次發作後,基壓就逐漸升高。

5.眼底改變:早期病例眼底完全正常,到了發展期或晚期,則顯示程度不等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視盤凹陷擴大及萎縮。

6.視野早期正常,當眼壓持續升高,視神經受損,此時就會出現視野缺損。晚期出現典型的青光眼視野缺損。

診斷

具有典型表現病例的診斷並不困難。症狀不典型時,關鍵在於觀察高眼壓下的前房角狀態。當眼壓升高時房角變窄,周邊虹膜前粘連在各象限程度不一致,甚至在部分房角依然開放,而眼壓下降至正常時,房角就變寬了。因此觀察高眼壓和正常眼壓下的前房角狀態,將有助於與開角型青光眼的鑑別。只有在具有正常眼壓,視盤與視野,而房角窄但完全開放的可疑開角型青光眼,需要選擇暗室試驗、俯臥試驗、散瞳試驗等激發試驗以助診斷。

治療

1.藥物治療:藥物可使高眼壓暫時緩解,但不能阻止病變的繼續發展,有些病人甚至在堅持用縮瞳劑治療情況下,仍會出現眼壓急性升高。

2.手術治療:早期,周邊虹膜後粘連出現之前,採用周邊虹膜切除術。晚期,當房角在大部分閉塞時,應作小梁切除術或濾過性手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