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 2009年01月13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馬兜鈴

馬兜鈴

Fructus Aristolochiae

(英)Dutchmanspipe Fruit

別名 水馬香果、叄角草秋木香罐。

來源 爲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果實。

植物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無毛,有香氣。莖細長,扭曲,有棱。葉叄角狀狹卵形、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3~8cm寬2~4cm,中部以上漸狹窄,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心形,兩側具圓的耳片。花單生於葉腋,花被斜喇叭狀,長3~4cm,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間收縮成管狀,緣部卵狀披針形,全緣,上部暗紫色,下部綠色。蒴果近球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於路旁、溝邊陰溼處及山坡叢林中。分佈於黃河以南至長江流域,南至廣西。

採製 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收,乾燥。

性狀 蒴果廣卵形或長圓形,長3~7cm,直徑2~4cm。表面黃綠色、灰綠色或棕褐色,有縱棱線12條,由棱線分出多數橫向平行的細脈紋。頂端平鈍,基部有果梗,裂爲6條。果實6室,易裂爲6瓣,每室種子多數。果皮內表面平滑而帶光澤,有橫向脈紋。種子扁平而薄,鈍叄角形或扇形,邊緣有翅,淡棕色。氣特異,味微苦。

化學成分 果實及種子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馬兜鈴次酸(aristolochinic acid)、木蘭鹼(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用於肺熱喘咳、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

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馬兜鈴

拼音名

Madouling

英文名

FRUCTUS ARISTOLOCHIAE

來源

本品爲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實。
  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收,乾燥。

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長 3~7 cm,直徑 2~4cm 。
  表面黃綠色、灰綠色或棕褐色,有縱棱線 12 條,由棱線分出多數橫向平行的細脈紋。
  頂端平鈍,基部有細長果梗。
  果皮輕而脆,易裂爲 6瓣,果梗也分裂爲6 條。
  果皮內表面平滑而帶光澤,有較密的橫向脈紋。
  果實分6 室,每室種子多數,平迭整齊排列。
  種子扁平而薄,鈍叄角形或扇形,長6~10mm,寬8~12mm,邊緣有翅,淡棕色。
  氣特異,味微苦。

鑑別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加熱迴流 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 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
  另取馬兜鈴對照藥材,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再取馬兜鈴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做爲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叄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 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條斑。

炮製

馬兜鈴 除去雜質,篩去灰屑,搓碎。
  蜜馬兜鈴 取淨馬兜鈴,照蜜炙法(附錄Ⅱ D)炒至不粘手。

性味與歸經

苦,微寒。
  歸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

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用於肺熱喘咳,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

用法與用量

3~9g。

貯藏

置乾燥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