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皮 2009年12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辭典》:綠豆皮

出處

《綱目》

拼音名

Lǜ Dòu Pí

別名

綠豆殼(《本經逢原》),綠豆衣(《山西中藥志》)。

來源

爲豆科植物綠豆的種皮。將綠豆用水浸胖,揉取種皮。一般取綠豆發芽後殘留的皮殼曬乾而得。

性狀

乾燥種皮形狀極不規則,均自裂口處向內側反捲。外表面暗棕色,具緻密的紋理,種臍呈長圓形槽狀,常有殘留的黃白色珠柄。內表面光滑,淡棕色。質硬而脆,氣味均弱。以純淨、乾燥、色不變紅者爲佳。

性味

①《開寶本草》:"寒。"

②《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

①《綱目》:"解熱毒,退目翳。"

②《隨息居飲食譜》:"清風熱,去目翳,化斑疹,消腫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4錢;或研末。

附方

治麻疹合併腸炎:綠豆皮五錢,煎水,加白糖五錢沖服,至痊癒爲止。(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