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中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奇效良方》卷十六:寬中散

處方

白豆蔻(去皮)1兩,青皮(去白)2兩,縮砂(去皮)2兩,丁香2兩,木香1兩半,甘草(炙)2兩半,陳皮(去白)4兩,香附子(炒去毛)8兩,厚朴(去粗皮,薑汁制,炒)8兩,沉香1兩,檳榔2兩。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憂恚鬱結,或作寒熱,遂成膈氣,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生薑鹽湯調服,不拘時候。

摘錄

《奇效良方》卷十六

《異授眼科》:寬中散

別名

寬中湯

處方

青皮4兩,陳皮4兩,丁香4兩,甘草4兩,樸消4兩,細辛5錢,厚朴2兩(薑汁炒),白豆蔻2兩。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午後二目昏暗。

用法用量

寬中湯(《眼科撮要》)。原書治上症,並宜外點珍珠膏,灸風府穴。

摘錄

《異授眼科》

《活人方》卷五:寬中散

處方

宣姜2-3斤。

製法

每塊姜均切2片,粗線穿好,曬極幹,浸於極陳無穢真金汁內7晝夜,取出,烈日曬露7晝夜,掛當風處,1浸1曬,各足49日,在地上築一土堆,於中挖1大孔,放數斤炭火,入姜煨透,去淨炭火,以磚蓋閉,勿令透風,1周時開看,候姜成炭取出,星月下露7日,然後研爲極細末,收貯瓷罐內,勿使透風經溼。

功能主治

豁痰利氣,溫中散結。主多憂多鬱之人,中氣虛寒之體,寒溼痰飲停滯三脘,自嘔惡而成反胃,由噎塞而致關格,兩關脈沉滑,或濡軟無力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白湯調服。

摘錄

《活人方》卷五

《張氏醫通》卷十六:寬中散

處方

四物湯去川芎、熟地,加生地、枳殼、赤茯苓、甘草。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痘疹,誤用辛熱而致便祕者。

用法用量

每服1方寸匕,水煎,去滓服。

摘錄

《張氏醫通》卷十六

《活幼口議》卷二十

方名

寬中散

組成

四聖湯(白朮、人蔘、白茯苓、炙甘草)加知母、貝母、烏梅、乾薑。

主治

胸膈煩悶,冷熱不調,痰涎咳嗽,不美飲食,日夜壯熱。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