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柴胡湯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顧氏醫徑》卷四: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半夏、條芩、茯苓、甘草、木香、川連、白芍、生薑、大棗。

功能主治

產後瘧痢兼作,因胎前溼熱未化,致產後下陷脾經,寒熱滯下不已者。

摘錄

《顧氏醫徑》卷四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小柴胡湯加生地、山梔、枳殼。

功能主治

產後寒熱往來。

摘錄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保嬰撮要》卷十三:加味小柴胡湯

別名

柴胡梔子散

處方

柴胡1錢5分,人蔘5分,黃芩7分,半夏5分,甘草(炒)3分,山梔,牡丹皮。

功能主治

肝膽風熱,發爲瘡瘍,耳前後腫,或結核焮痛,發熱惡寒,或寒熱往來,或潮熱晡熱,口苦耳聾,或胸脅作痛,或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柴胡梔子散(《景嶽全書》卷五十六)。

摘錄

《保嬰撮要》卷十三

《外科大成》卷二: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錢2分,黃芩(炒)錢2分,人蔘錢2分,半夏錢2分,膽草錢2分,梔子錢2分,當歸錢2分,白芍錢2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

肝膽二經部位,熱毒瘰癧,及一切瘡瘍,發熱潮熱,並小腹脅股結核,囊癰便毒,或耳內耳下生瘡。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水2鍾,煎8分,食遠溫服。

摘錄

《外科大成》卷二

《金鑑》卷四十九: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小柴胡湯加當歸、生地、丹皮。

功能主治

婦人中風,邪熱未盡,適值經來,邪熱乘虛入於血室,經水斷而續來寒熱,發作有時,如瘧狀者。

各家論述

血室肝主之,肝與膽爲表裏,膽因肝受邪而病寒熱,故用小柴胡湯主之也。加當歸、生地、丹皮者,所以清血分之熱也。

摘錄

《金鑑》卷四十九

《外科經驗方》: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1錢,人蔘1錢,黃芩(炒)1錢,川芎1錢,白朮1錢,黃耆(鹽水浸炒)1錢,當歸(酒炒)1錢,甘草1錢,黃柏(酒拌炒)1錢,知母(酒拌炒)1錢,半夏5分。

製法

上作1劑。

功能主治

囊癰腐爛,或飲食少思,日晡發熱。

用法用量

水2鍾,煎8分,食前服。

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木通。

摘錄

《外科經驗方》

《女科萬金方》: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7錢,黃芩7錢,甘草7錢,人蔘5錢,生地5錢,熟地5錢,枳殼5錢。

功能主治

產後潮熱往來。

用法用量

水2鍾,加生薑5片,大棗3枚,水煎,食遠服。

摘錄

《女科萬金方》

《治疹全書》卷下: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當歸、升麻、陳皮、澤瀉。

功能主治

疹後瘧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無汗惡寒,加蒼朮、獨活;發熱過期不退,加葛根;胸腹飽滿,加枳殼、桔梗;停食,加厚朴、山查;煩躁譫語,大便閉結,加知母、石膏;汗多身冷,加芍藥、桂枝;3月久瘧,加人蔘、杏仁,又加生薑1片,大棗1枚,再加桃枝7條,未發時溫服。

摘錄

《治疹全書》卷下

《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

柴胡、人蔘、黃芩、半夏、甘草、黃連、升麻、芍藥、元參。

主治

發斑,往來寒熱,或潮熱,口苦咽乾而渴,耳聾脅痛,胸滿心煩而嘔,喘嗽等。

用法用量

加生薑,水煎服。

加減

口乾,去半夏,加天花粉;咽痛,加桔梗、荊芥;若嘔,加陳皮、乾薑,去甘草;斑毒,加犀角、大青;胸中滿悶不利,加瓜蔞、枳殼;痰火上喘,加知母、瓜蔞、桑皮;喘渴脈數大,加石膏;胸脅滿痛,加枳殼、桔梗;心下痞硬,加枳實、黃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