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候風藤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候風藤

候風藤始見於《植物名實圖考》蔓草類:"候風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區南康縣境內)山田膛上多有之。長莖叢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葉如木樨葉,面青綠,背黃白,有赭紋。春開白花,下垂如橘柚花,長瓣五出,反捲向上,中突出黃蕊一簇。"以上描述和候鳳藤形態圖所示特徵均與現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相符。另《植物名實圖考》羣芳類載有"野茉莉"一條,但依據其文字和附圖特徵來看,則非本種,而應是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yrHòuFēnɡTénɡ藥材基源:爲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的葉或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yraxjaponicusSieb.etZucc.採收和儲藏:葉,春、夏季採收;果實,夏、秋季果熟期採摘,鮮用或曬乾。灌木或小喬木,高4-8m,稀高達10m。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嫩枝被淡黃色星狀毛,後變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5-10mm,疏被星狀短柔毛;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1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