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氏濟生方》

宋 嚴用和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痹論治

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溼氣而成痹也。痹之爲病,寒多則痛;風多則行;溼多則着。在骨則重而不舉;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筋則屈而不伸;在肉則不仁;在脾則逢寒急,逢熱則縱,此皆隨所受邪氣而生證也。大率痹病,總而言之,凡有五種∶筋痹脈痹皮痹骨痹肌痹是也。筋痹之爲病,應乎肝,其狀夜臥則驚,飲食多,小便數脈痹之爲病,應乎心,其狀血脈不流,令人痿黃心下鼓氣,卒然逆喘不通,嗌幹善噫;肌痹之爲病,應乎脾,其狀四肢懈怠,發咳嘔吐皮痹之爲病,應乎肺,其狀皮膚無所知覺氣奔喘滿骨痹之爲病,應乎腎,其狀骨重不可舉,不遂而痛且脹。診其脈大而澀爲痹,脈來急者亦爲痹,脈澀而緊者亦爲痹。又有風血痹陰邪入於血經故也。外有支飲亦令人痹,當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