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啓源》

金 張元素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注云∶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注云〕∶三焦命門補瀉同。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熱補,寒涼瀉。注云∶〔溫涼寒熱〕,各從其宜;逆順互換,入求〔責〕法。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腎膀胱∶味苦補,鹹瀉;氣寒補,熱瀉。〔注云〕∶五臟更相平也,一髒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雲∶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乃行,常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