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隋 巢元方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二十七、附骨疽候

附骨疽者,由當風入骨解,風與熱相搏,復遇冷溼;或秋夏露臥,爲冷所折,風熱伏結,壅遏附骨成疽。喜着大節解間,丈夫及產婦、女人,喜着鼠HT、髂頭、膝間,嬰孩、嫩兒,亦着膊、肘、背脊也。其大人、老人着急者,則先覺痛,不得轉動,挪之應骨痛,經日便覺皮肉生急,洪洪如肥狀,則是也。其小兒不知字名,抱之才近,其便啼喚,則是支節有痛處,便是其候也。大人、老人着緩者,則先覺如肥洪洪耳,經日便覺痹痛不隨也。其小兒則四肢偏有不動搖者,如不隨狀,看支節解中,則有肥洪洪處,其名不知是附骨疽;乃至稱身成膿,不潰至死,皆覺身體變青黯也。其大人、老人,皆不悟是疽,乃至於死也。亦有不別是附骨疽,呼急者爲賊風,其緩者謂風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