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觀音散

處方

人蔘一兩,茯苓一錢半,神曲(炒)二錢,石蓮肉(炒.去心)一分,綿白芷、木香(炮)、白扁豆(去皮.炙焦黃.去火毒)、甘草(炙),各一錢。

炮製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外感風泠,內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乳食,久則漸漸羸弱。

大抵脾虛則瀉,胃虛則吐,脾胃俱虛,吐瀉不已。此藥大能溫養脾胃,進美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水一小盞,棗一枚,藿香三葉,煎四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觀音散

處方

人蔘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冬瓜子半兩,天南星1兩(炮裂,入地坑內去火毒用)。

功能主治

小兒脾胃氣弱,嘔吐下利,昏困不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淡漿水7分,白扁豆5粒捶碎,同煎至3分,去滓,乳食前溫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產寶諸方》:觀音散

處方

辰砂(成塊者)、乳香、人蔘、滑石(研)。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難產。

用法用量

臨產每服4錢,雞子清1個,生薑汁半合,無灰酒1盞,同調熱下。

摘錄

《產寶諸方》

《幼科發揮》卷二:觀音散

處方

全蠍(去毒,炒)10個,天麻2錢5分(煨),防風2錢5分,白芷2錢5分,黃耆2錢5分,甘草2錢5分,白茯苓2錢5分,人蔘2錢,扁豆(薑汁炒)1錢5分。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慢驚風。

用法用量

棗湯調下。

摘錄

《幼科發揮》卷二

《得效》卷十一:觀音散

處方

人蔘2錢半,白朮2錢半(紙裹,煨),扁豆(炒)2錢半,白茯苓半兩,冬瓜子仁半兩,酸棗仁半兩(去皮,蚌粉炒),甘草(炙)半兩,藿香2錢半,枳殼(去瓤)2錢半,紫蘇葉少許,木香半兩(不見火),石蓮肉半兩(去心),嫩黃耆半兩。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小兒慢驚;或胃氣不和,脾困,下瀉過多,不思飲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烏梅湯、冬瓜子仁湯或陳米湯調皆可。

摘錄

《得效》卷十一

《洪氏集驗方》卷五

組成

白朮1分,人蔘1分,甘草1分(炙),幹葛(出粉)1分,藿香葉1分,白扁豆3錢(炒),茯苓3錢,罌粟子3錢(炒),綿黃耆1分(炙),木香1分。

功效

理脾胃。

主治

小兒脾胃不利,氣弱昏倦多困,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生薑、棗子、紫蘇煎湯調下,不拘時候,每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組成

木香1塊(方1寸),黃連半兩。

主治

大人、小兒痢。

用法用量

第1服橘皮湯下,第2服陳米飲下,第3服甘草湯下。

製備方法

上藥用水半升同煎幹,去黃連,只薄切木香,焙乾爲末,分三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