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 2010年03月1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醫

耳鳴 病證名。係指自覺耳中作響的病證。耳鳴有虛實之分。《素問·脈解》:“所謂耳鳴者,陽氣萬物盛上而躍,故耳鳴也。”《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景嶽全書》卷二十七:“凡暴鳴而聲大者多實,漸鳴而聲細者多虛;少壯熱盛者多實,質清脈細,素多勞倦者多虛。”《醫貫》卷五認爲:“耳鳴以手按之而不鳴,或減輕者,虛也;手按之而愈鳴者,實也。”引起耳鳴的病因較多。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由肝火所致之耳鳴,多伴目赤煩躁,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②由痰火所致之耳鳴,多伴胸悶痰多。宜清熱滌痰,方用清氣降痰丸加減。   

③由血瘀所致之耳鳴,多伴有舌尖瘀點,宜活血化瘀,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   

④陰虛所致之耳鳴,常聲細伴有腰膝痠軟,宜滋陰補腎,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   

⑤氣虛所致之耳鳴,多伴肢體倦怠等症,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⑥外傷所致之耳鳴,應積極對症治療。

西醫

耳鳴是自覺耳內或顱內有聲響,但外界並無相應的聲源。耳鳴多數是一種主觀症狀,也常常是早期聽力損害的暗示或警告。引起耳鳴的原因頗多,如各種外耳、中耳和內耳的病變,高血壓、貧血、腎病及神經衰弱等全身性疾患,耳中毒性藥物(鏈黴素等)均可引起耳鳴。少數耳鳴不但患者自己可聽到,第三者或檢查者也可聽到,此爲客觀性耳鳴,亦稱振動性耳鳴。此類耳鳴多因耳部附近器官病變的影響所致,如頸部血管瘤、動脈硬化、頸部肌肉抽搐等均可引起客觀性耳鳴。發生耳鳴的機理尚不清楚,有人認爲可能與感覺神經通路上受到異常刺激有關。爲了對耳鳴的病因、性質和程度等作出判斷,應作全身檢查及耳部的多項檢查,以及測定其頻率、頻譜及響度等。耳鳴的治療目前仍較困難,除針對病因治療外,尚可使用改善內耳血循環和代謝的藥物以及戴用助聽器或耳鳴掩蔽器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