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2014年09月19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淡豆豉藥典標準

品名

淡豆豉

Dandouchi

SOJAE SEMEN PRAEPARATUM

來源

本品爲豆科植物大豆Gzyczne•max(L.)Merr.的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

製法

取桑葉、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濾過,煎液拌入淨大豆1000g中,俟吸盡後,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內,用煎過的桑葉、青蒿渣覆蓋,悶使發酵至黃衣上遍時,取出,除去藥渣,洗淨,置容器內再悶15~20天,至充分發酵、香氣溢出時,取出,略蒸,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0.5~0.7cm。表面黑色,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棕黑色。氣香,味微甘。

鑑別

(1)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熱至沸,並保持微沸數分鐘,濾過,取濾液0.5ml,點於濾紙上,待幹,噴以1%吲哚醌一醋酸(10:1)的混合溶液,於後,在100~1lO℃加熱約10分鐘,顯紫紅色。

(2)取本品15g,研碎,加水適量,煎煮約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淡豆豉對照藥材15g、青蒿對照藥材0.2g,同法分別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淡豆豉對照藥材溶液各10~20μl,青蒿對照藥材溶液2~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檢查

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在50~60℃水浴中溫浸1小時,濾過。取濾液1ml,加1%硫酸銅溶液與40%氫氧化鉀溶液各4滴,振搖,應無紫紅色出現。

性味與歸經

苦、辛,涼。歸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

解表,除煩,宣發鬱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躁胸悶,虛煩不眠。

用法與用量

6~12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