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連丸 2009年12月0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楊氏家藏方》卷七:參連丸

處方

艾葉(用糯米糊拌,焙,取細末)45克 乾薑(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黃連45克(銼如豆大,用吳茱萸45克同炒紫色,揀去吳茱萸不用)木香45克(別用黃連45克爲粗末,用水600毫升,慢火煮盡水,去黃連不用,將木香薄切,焙乾)酸石榴皮(炒)白茯苓(去皮)地榆 百草霜(別研)當歸(洗,焙)各45克 龍骨39克(火煅通紅)赤石脂39克 訶子(煨,去核)30克 阿膠60克(蛤粉炒)罌粟殼60克(蜜炙)

製法

上爲細末,將前項艾膏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腸胃虛弱,冷熱不調,泄利腸鳴,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時用陳米飲下。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