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外篩竇切除術 2010年01月1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篩骨迷路由多個小氣房組成,變異較大,且位於各鼻竇的中心,與眼眶、顱前窩僅隔一薄骨板,緊密相鄰,它體積不大而位置較深,故施行篩竇手術,若不諳解剖,盲目粗魯,則有相當的困難和危險性;但另一方面,由於慢性化膿性篩竇炎是一種常見、多發病,篩竇病變不徹底清除,常常成爲妨礙其他鼻竇炎症治癒及造成鼻息肉屢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篩竇開放或切除手術又有其必要性,是耳鼻喉科臨牀醫師應該掌握的手術,如果做到認真對待、謹慎小心、記住要領、隨機應變,則也能達到熟能生巧、得心應手。篩竇切除手術的途徑有鼻內、鼻外及經上頜竇三種。

鼻外篩竇切除術

適應證

1.慢性篩竇炎急性發作,引起眶內或顱內併發症,或向外潰破形成瘻管。

2.篩竇囊腫、骨瘤、血管瘤等良性病變。

3.篩竇異物。

術前準備

同鼻內篩竇切除術。

麻醉

局部以1%普魯卡因加適量腎上腺素作切口、皮下及骨膜下浸潤麻醉,針頭沿骨壁適當向眶內深入。鼻粘膜表面麻醉同鼻內篩竇切除術,並輔以基礎麻醉;亦可採用全麻。

手術方法

1.患者仰臥,眼內塗以抗生素軟膏保護角膜,局部妥善消毒後,將術側上下眼瞼縫合一針。

2.自眉端下方距內眥約0.5cm開始,向下作長約3cm的弧形切口(圖6),深達骨質。

3.用小號剝離器沿骨膜下分離淚囊,內眥韌帶及上斜肌滑車,使淚囊遊離。置拉鉤或自動張開器,將內眥韌帶等連同眼球一起牽向外側,暴露鼻骨、上頜骨額突、淚骨及篩骨紙板,遇篩動脈結紮之,如結紮困難,可用雙極電凝器燒傷。

4.用小號骨鑿自淚囊窩後方鑿入篩竇(圖7)。用咬骨鉗擴大手術野,可包括部分上頜骨額突,額骨鼻部及篩骨紙板前部,則前篩房大部可獲暴露,如篩骨紙板已有穿破,可用小咬骨鉗或刮匙將瘻口擴大,再使用咬骨鉗。

5.用刮匙或篩竇咬鉗自前向後清除病變篩房(圖8),直至全部篩竇切除呈一空腔。術中以吸引器隨時吸去血液,以保持本野清晰。根據情況,決定中鼻甲切除或保留;中鼻道粘膜可切開後翻入篩竇腔或切除,使術腔與鼻腔相通。檢查無活動出血及骨片、異物殘留後,竇腔及鼻腔內填入抗生素軟膏紗條壓迫止血,紗條一端自前鼻孔引出。如出血不多,止血較徹底,亦可僅填明膠海綿。

6.分兩層縫合切口,拆去眼瞼縫線,適當加壓包紮。

手術圖解

圖6 手術切口

圖7 鑿開篩竇的部位

圖8 刮除竇內病變組織

注意事項

剝離時應多加小心,不要剝破眶骨膜,以免術後繼發眶內感染。也不要剝破淚囊,及離斷內眥韌帶和上斜肌滑車。向後分離勿太深(篩後孔離視神經距離僅0.6~1cm),牽拉眼球力量要適當,注意保護眼球和視神經。篩竇紙板宜儘量保留。

術後處理

術後次日更換包紮敷料,注意切口及眼部情況。5~6d拆線。餘與鼻內篩竇切除術相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