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脈 2015年04月21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八脈是奇經八脈的簡稱。《難經·二十七難》:“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8. 奇經八脈爲經絡分類名,又稱奇經或者八脈。奇經八脈是人體十二經脈之外具有不同作用的八條經脈,即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它們別道奇行,不從屬臟腑,也無表裏配合關係。它們的作用主要是補充十二經脈循行不足和溢蓄、調節氣血盈虧。奇經八脈在《內經》中曾有分散的記載,至《難經》才集中加以討論,並提出奇經八脈這個名稱。[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23.

奇經八脈的簡介

督脈

督脈爲經脈名,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淪》。本經起於小腹內,出於會陰部,沿脊柱內上行,到項後風府穴處進入腦內,絡於腦,再回出上行至頭頂正中的百會,循前額正中線到鼻柱下方的水溝穴,止於上牙齦部的齦交。手太陽小腸經的後溪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5.

任脈

任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本經自小腹內胞中開始,出於會陰部的會陰穴,沿胸腹正中線直上至咽喉,再向上到下頜正中的承漿,環繞口脣,到兩目下。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與本經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9.

衝脈

衝脈(chong meridian or penetrating or thoroughfare vessel)爲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本脈與任、督兩脈同起於胞中,淺出於腹股溝當氣衝穴的部位,與足少陰腎經(《難經》作足陽明胃經)並行向上,到胸中而瀰漫散佈。足太陰脾經的公孫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74.

衝脈

帶脈

帶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靈樞·經別》。本脈的循行路線,據《難經》記載:起於季脅下,交會於足少陽膽經的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圍繞腰腹一週。足少陽膽經的足臨泣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98.

帶脈

陰維脈

陰維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刺腰痛論》。本經自足少陰腎經的築賓穴開始,沿下肢內側上行,進入小腹部,通過脅肋、胸腔到達咽部,與任脈會合。手厥陰心包經的內關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2.

陰維脈

陽維脈

陽維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刺腰痛論》。本經自足太陽膀胱經的金門穴開始,沿下肢外側上行,經脅肋、肩胛到耳後方,再向上到頭額部後,又折回到項後風府穴處。手少陽三焦經的外關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1.

陽維脈

陰蹻脈

陰蹻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靈樞·寒熱病》。本脈的循行路線,據《難經》記載:起於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經內踝後和腿股內側向上循行,進入陰部,再上行經胸到缺盆,沿喉嚨走在人迎(頸動脈搏動處)的前面,經顴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陽蹻脈相併上行到腦。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3.

陰蹻脈

陽蹻脈

陽蹻脈爲奇經八脈之一。出《靈樞·寒熱病》。本脈起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沿外踝後向上循行,經過股外側、脅肋和肩胛部外側,沿頸上抵面頰部,到達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陰蹻相併上行,入於風池穴處。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與本脈脈氣相通。[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9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