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內膜切除術

手術 腦血管疾病的手術 神經外科手術 腦缺血性疾病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uī dòng mài nèi mó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參考

vertebral endarterectomy

4 分類

神經外科/腦血管疾病的手術/腦缺血性疾病手術

5 ICD編碼

38.1202

6 概述

椎動脈解剖上分爲4段:第一段從鎖骨動脈發出至進入第6頸椎的橫突孔;第二段爲橫突孔內段,從進入第6頸椎橫突孔至第1頸椎(寰椎)後弓的上緣;第三段從寰椎後弓上緣至寰枕膜;第四段爲顱內段,從寰枕膜至兩側椎動脈會合成爲基底動脈處(圖4.4.8.2-1,4.4.8.2-2)。此4段均可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狹窄,但以第一段椎動脈的起始部最爲多見,其次爲第四段和第三段。通常所描述的椎動脈內膜切除術是指椎動脈起始部的內膜切除術。近年來對於椎動脈遠側段的內膜切除術也有少數報道。

椎動脈起始處狹窄的發生率在腦血管狹窄性病變中佔2%,僅次於頸動脈分叉部而居於第二位,左側椎動脈稍多(22.3%)於右側(18.4%)。這個部位的狹窄性病變可用內膜切除術或旁路手術治療,後者方式有多種,較爲簡單有效的手術是椎動脈-頸總動脈端側吻合術。椎動脈第二段狹窄可因動脈粥樣硬化或因頸椎退變產生的骨贅壓迫所致。前者需內膜切除術或旁路手術,後者需切除鉤椎關節骨贅,解除對椎動脈的壓迫(見“鉤椎關節骨贅切除術”)。第三段和第四段狹窄可行內膜切除術,但手術較爲複雜,故多采用枕動脈-小腦下後動脈吻合術。狹窄延伸到小腦下後動脈發出點以上者,可採用顳淺動脈-小腦動脈吻合術,以改善腦幹的供血。

此處只敘述椎動脈起始段狹窄的內膜切除術。

7 適應

椎動脈內膜切除術適用於椎動脈第一段狹窄,並有椎-基底動脈系統腦缺血症狀者。應該指出,單一的椎動脈狹窄很少引起腦缺血症狀,當伴有對側椎動脈和(或)頸動脈的狹窄才足以引起腦缺血。故確定手術適應證時,應全面瞭解所有腦動脈的供血狀態,以便做出全盤的考慮。

8 禁忌症

因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9 術前準備

1.皮膚準備,手術前1天先用肥皂及水洗淨術區,備皮。

2.手術當日晨禁食。

3.術前晚可給苯巴比妥0.1g口服,以保證安靜休息。術前1h再給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4mg或東莨菪鹼0.3mg肌注。

10 麻醉體位

全身麻醉仰臥位,頭偏向對側,肩下墊高使頸部伸展。

11 手術步驟

11.1 1.切口

沿鎖骨上1cm處做橫切口,內側達胸鎖乳突肌前緣,外側達鎖骨上凹的外側部分(圖4.4.8.2-3)。沿皮下脂肪層向切口兩側潛行分離,用自動牽開器將切口向兩側撐開。胸鎖乳突肌向前方牽拉,切開筋膜(圖4.4.8.2-4)。切斷胸鎖乳突肌的外側頭和前斜角肌,將膈神經胸鎖乳突肌一起牽向前方,下面即爲鎖骨動脈(圖4.4.8.2-5)。

右側鎖骨動脈位置較高,經鎖骨上橫切口可以顯露椎動脈的起始部分。左側椎動脈起始點的位置較低,有時需切開部分胸骨,經左側開胸才能顯露左鎖骨動脈及發出椎動脈處。

11.2 2.內膜切除

分離鎖骨動脈,向內側追尋可找到椎動脈的起始處,此段尚有甲狀頸乾和內乳動脈等分支。在全身肝素化(0.7mg/kg靜脈注射)之後,用無創傷血管鉗暫時阻斷鎖骨動脈的近、遠側段和椎動脈、用小型動脈夾暫時夾閉甲狀頸幹,即可切開動脈進行內膜切除術。

椎動脈內膜切除可經鎖骨動脈切開,或經椎動脈-鎖骨動脈切開兩種方式。

鎖骨動脈開法:在椎動脈發出點附近,沿鎖骨動脈的長軸切開動脈壁,沖洗乾淨其中的血液,圍繞椎動脈的開口,環行切開鎖骨動脈的內膜(圖4.4.8.2-6)。向椎動脈開口分離內膜的粥樣硬化斑塊,並向椎動脈起始段分離(圖4.4.8.2-7)。切除增厚及硬化的內膜(圖4.4.8.2-8)。沖洗乾淨動脈腔後,用5-0尼龍線連續縫合動脈壁(圖4.4.8.2-9)。縫合到最後數針時,先鬆開鎖骨動脈近側段的血管鉗,使血液衝出後立即夾閉,再鬆開椎動脈血管鉗衝出可能存在的碎片和血塊後立即夾閉,然後迅速縫完最後幾針。縫合完畢後先鬆開鎖骨動脈遠側段上的血管鉗,然後依次鬆開近側段、椎動脈和甲狀頸幹上的血管鉗和動脈夾。

椎動脈-鎖骨動脈開法:沿椎動脈的長軸切開椎動脈起始段的動脈壁,並延長切口鎖骨動脈切口必須超過椎動脈的狹窄部分(圖4.4.8.2-10,4.4.8.2-11)。切除椎動脈起始段增厚的內膜(圖4.4.8.2-12),然後縫合動脈壁(圖4.4.8.2-13)。由於椎動脈管腔較爲狹小,如考慮縫合後管腔依然狹窄,可用一小片靜脈作爲補片,縫合於切口上,可以擴大管腔(圖4.4.8.2-14)。

12 中注意要點

1.經鎖骨上窩解剖鎖骨動脈時易穿破胸膜頂,引起氣、血胸,應注意避免。

2.切斷前斜角肌時易損傷神經,應先將神經向前方牽拉,然後再切斷肌肉

3.左側鎖骨上窩分離鎖骨動脈時易損傷胸導管,應注意避免。

4.因應用肝素止血必須徹底。

13 術後處理

1.維持血壓於較高水平(110~150mmHg),避免過高或過低,過低易造成腦缺血,過高則有腦出血的危險。

2.充分給氧、維持PaCO2於正常水平。

3.給以抗血小板治療。

4.手術後如症狀惡化,應想到手術部位有血栓形成,可行腦血管造影,如證實有血栓阻塞,應立即再行手術清除血栓,並給以抗凝治療。

5.如有氣、血胸應行胸腔閉式引流。

14 併發症

1.氣、血胸

2.膈神經損傷

3.局部血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