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夾板固定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jiá bǎn gù dìng shù

2 英文參考

fixation with small splint

3 註解

4 操作名稱

小夾板固定術

5 適應

適用於四肢長管骨閉合性骨折,在復位後能用小夾板固定、維持對位者。

6 禁忌症

1.錯位明顯之不穩定骨折

2.伴有軟組織開放性損傷感染及血循環障礙者。

3.軀幹骨骨折等難以確實固定者。

4.昏迷或肢體失去感覺功能者。

7 用品及準備

1.根據骨折的具體情況,選好適當的夾板、紙壓墊、繃帶、棉墊和束帶等。

2.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小夾板固定後注意事項。

3.清潔患肢,皮膚有擦傷、水皰者,應先換藥或抽空水皰

8 方法及內容

1.紙壓墊要準確地放在適當位置上,並用膠布固定,以免滑動。

2.捆綁束帶時用力要均勻,其鬆緊度應使束帶在夾板上可以不費力地上下推移1cm爲宜。

3.在麻醉未失效時,搬動患者注意防止骨折再移位。

4.抬高患肢,密切觀察患肢血運,如發現肢端嚴重腫脹、青紫、麻木劇痛等,應及時處理。

5.骨折復位後4d以內,可根據肢體腫脹和夾板的鬆緊程度,每日適當放鬆一些,但仍應以能上下推移1cm爲宜;4d後如果夾板鬆動,可適當捆緊。

6.開始每週酌情透視或拍片1-2次;如骨折變位,應及時糾正或重新復位。必要時改作石膏固定。

7.2~3周後如骨折已有纖維連接可重新固定,以後每週在門診複查1次,直至骨折臨牀癒合。

8.及時指導患者功能鍛鍊。

9 操作後管理

1.抬高患肢,密切觀察患肢血運。如有劇痛、嚴重腫脹、青紫、麻木水皰等,應隨時報告醫師及時處理。

2.按醫囑適時組織、指導和幫助患者,有步驟地進行功能鍛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