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uán shēn sǎn

2 概述

團參散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六首。

3 楊氏家藏方》卷八方之團參散

3.1 處方

紫團參、紫菀各三錢,款冬花二錢[1]

人蔘去蘆頭)款冬花 紫菀(洗去土)各等分

3.2 製法

上藥爲細末。

3.3 功能主治

楊氏家藏方》卷八方之團參散主治肺氣不利咳嗽氣喘[1]

3.4 用法用量

烏梅一枚,水煎,食遠服[1]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烏梅1枚,同煎至100毫升,食後溫服

3.5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八

4 幼幼集成》卷二方之團參散

4.1 組成

人蔘當歸等分[1]

4.2 製法

上藥爲細末[1]

4.3 用法用量

豬心一個,切作三片,每以藥末一錢,豬心一片,煎湯調服[1]

4.4 功能主治

幼幼集成》卷二方之團參散主治小兒心虛血熱自汗盜汗,並治大驚卒恐[1]

5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五方團參散

5.1 組成

白朮半兩,人蔘半兩,五味子半兩,甘草1分。

5.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

5.3 功效主治

雞峯普濟方》卷二十五方團參散功在補氣生津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同前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6 全生指迷方》卷四方之團參散

6.1 組成

人蔘1兩,桑白皮(銼、炒)2兩,大腹皮(銼、炒)1兩,橘皮(洗)1兩,麥門冬去心)1兩,吳茱萸(炒)半兩,檳榔(銼、炒)半兩,芫花(炒)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澤瀉半兩,半夏曲1兩,桂心1兩,杏仁(去皮尖,研)1兩,枳實麩炒,去瓤)半兩,白朮半兩,訶子(炮去核)半兩。

6.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薑汁煮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全生指迷方》卷四方之團參散主治喘證

6.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飲調下。

6.5 附註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爲"團參丸"。

7 《濟生》卷二方之團參散

7.1 組成

人蔘1兩,黃耆1兩(蜜水炙)、百合(蒸)半兩,飛羅粉1兩。

7.2 製備方法

上藥爲細末。

7.3 功能主治

《濟生》卷二方之團參散主治唾血咳嗽,服涼藥不得者。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後用白茅根煎湯調下;茅花煎湯亦可。

7.5 附註

本方改爲丸劑,名"團參丸"(見《袖珍方》)。

8 《朱氏集驗方》卷十引黃常卿方之團參散

8.1 組成

乾薑7錢(炒),蒼朮(炒)1兩,天仙藤1兩,甘草1兩,川烏1兩,北白1兩,芍藥1兩,北細辛1兩,麻黃(去節)。

8.2 功能主治

《朱氏集驗方》卷十引黃常卿方之團參散主治產後惡血未盡,渾身憎寒發熱小腹刺痛心氣膨脹,不納飲食,面目虛腫,腳手浮腫耳聾眼暈,腰痛

8.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加生薑5片,大棗1個,荊芥7穗,水煎7分,通口服。病者只吃白粥及豬肝,此藥臨產斷手卻服3日,趕惡血盡畢,亦可以暖藥補之,即用後青棗散養新。

8.4 附註

本方名團參散,但方中無團參,疑脫。方中麻黃用量原缺。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