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粱

中藥材 中醫學 中藥中毒 活血化瘀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 gāo liáng

2 薔薇科植物高叢珍珠梅或東北珍珠梅的莖皮或果穗·山高粱

山高粱中藥名。見《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爲《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的珍珠梅之別名[1]

2.1 別名

山高粱八木條珍珠[2]

2.2 來源及產地

薔薇科植物高叢珍珠梅Sorbaria arborea Schneid.或東北珍珠梅S.sorbifolia (L.) A. Br.的莖皮或果穗。前者分佈西南、甘肅、寧夏等地;後者分佈東北及河北、內蒙古等地[2]

2.3 性味

苦,寒,有毒[2]

2.4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骨折跌打損傷[2]

2.5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6~1.2g,如噁心嘔吐可減量。外用:研末調敷[2]

2.6 運用

珍珠梅枝條:治風溼性關節炎。煎服:9~15g[2]

2.7 化學成分

高叢珍珠梅含2-吡喃葡萄糖氧基-3-甲基丁腈等[2]

2.8 藥理作用

東北珍珠梅有抗缺氧作用[2]

3 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山高粱

3.1 拼音名

Shān Gāo Liɑnɡ

3.2 別名

紅藍草

3.3 來源

藥材基源:爲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oncotulifer Thunb.]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或鮮用。

3.4 形態

油芒,多年生草本。稈高60-160cm,具4-8節。葉鞘疏鬆裹莖,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而上部者短於節間,鞘口疏具柔毛,葉舌幹膜質,長2-3mm;葉片兩面均疏具細柔毛或上部的毛較少而粗糙,長10-60cm,寬8-14mm。圓錐花序開展,長15-25cm每節具2至數個或上部的節僅具1個分枝;分枝細弱,長5-11cm,下部裸露而無小穗,上部具6-10節,每節具2小穗,1具稱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細短毛。小穗長5-6mm,基部具短於小穗5-6倍的細毛;兩穎近於相等,草質,先端常具短小尖頭,第1穎具7-9脈,粗糙,邊緣疏具柔毛,第2穎具7脈,主脈及附近疏具柔毛;第1外稃透明膜質,長圓狀披針形,約短於穎的1/3;第2外稃透明膜質,長圓形,稍短於第1外稃,先端深2裂,裂齒間伸出1芒,芒長約12mm,中部以下膝曲,芒柱稍扭轉,內稃長圓狀披針形,先端齧蝕狀,約短於外稃的1/3;雄蕊3,花葯黃色,長2-3mm。花、果期8-10月。

3.5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向陽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蕪之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及陝西等地。

3.6 性味

味甘;性平

3.7 功能主治

解表;清熱;活血通經。主風熱感冒痢疾痛經閉經

3.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3.9 摘錄

《中華本草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6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