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癢疹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è sù xìng yǎng zhěn

3 疾病概述

色素性癢疹在臺灣文獻記載不超出十例,是種原因不清楚的皮膚病變,好發於春天和夏天較溫暖潮溼的季節,青春期的女性屬於高危險羣。

4 疾病描述

本病爲瘙癢性炎症性發疹,遺留網狀及斑狀色素沉着皮膚病。1971年首次由Nagashima等報道,後獲公認並命名爲色素性癢疹

5 症狀體徵

青年女性發病較多,損害主要見於上背、頸部、鎖骨部及胸部,其次上臂和軀幹等部位,偶見於額、頰部。爲瘙癢性淡紅色丘疹,可融合或呈風團樣及溼疹樣改變,分佈對稱,皮疹消退後,遺留無瘙癢性網狀或斑狀色素沉着。若皮疹反覆發作時,主要限於色素沉着區域。病情可遷延數年不等。

6 疾病病因

病因不明。Nagashima提出環境因素是致病的原因。衣服摩擦及機械性損傷爲其誘因。

7 病理生理

不明。Nagashima提出環境因素是致病的原因。衣服摩擦及機械性損傷爲其誘因。

病理變化:呈非特異性苔蘚樣組織反應表皮角化不全,表皮嵴延長,細胞水腫,基底細胞液變性血管周圍細胞浸潤血管擴張,色素部位顯示色素失禁。偶見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8 診斷檢查

依據青年女性發病者多,具有特徵性臨牀症狀與好發部位,結合病理顯示一種苔蘚樣組織反應,即可診斷。但需與下列疾病鑑別。

(一)血管萎縮性皮膚異色症  此病有三種特徵性表現,即網狀色素沉着皮膚萎縮血管擴張,可資鑑別。

(二)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  好發於胸前,皮損爲色素性疣狀或乳頭瘤狀丘疹

(三)黑變病癢疹  由Pieriui和Borda描述,此病多發生中年女性,皮損爲瘙癢性丘疹及網狀色素沉着,多發生於軀幹部,合併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9 治療方案

組胺藥物皮質類固醇治療多無效果。

(一)氨苯碸磺胺甲嗯唑有一定療效。停藥易復發,需長期小量維持,應注意毒性反應

(二)米諾黴素  1979年Tashiro首次報告用米諾黴素治療有效。1989年Aso等報道用此藥治療5例患者劑量100~200mg/d,丘疹、瘙癢迅速消退,共用藥3~7周,停藥1年左右未見皮損復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