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瘡·肺胃熱盛證

中醫證名 熱瘡 中醫學 中醫皮膚科學 中醫外科學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è chuāng ·fèi wèi rè shè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heat sore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lung and stomac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熱瘡·肺胃熱盛證(heat sore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lung and stomach)是指肺胃熱盛,以水皰發生口脣面頰灼熱癢痛,可伴發熱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爲常見症的熱瘡證候[1]

4 症狀

熱瘡·肺胃熱盛證多發於顏面部,以口脣鼻側多見,皮損爲羣集小水皰,灼熱刺癢;伴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於,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5 辨證分析

鼻爲肺之竅,胃經環繞面脣,風性上行,故肺胃熱盛多發於面、鼻、脣。肺胃熱盛,津液佈散失常,則皮膚小水皰;風熱毒邪蘊蒸皮膚,則灼熱;風盛則癢;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爲肺胃熱盛之象。

7 方藥治療

熱瘡·肺胃熱盛證可用辛夷清肺飲加減治療。

8 關於熱瘡

熱瘡(heat sore;herpes simplex)爲病名[2]。出《劉涓子鬼遺方》卷五。又名熱氣瘡,俗名燎皰[2]。是指發熱高熱過程中,以皮膚黏膜交界處發生成簇水皰糜爛、結痂、癢痛相兼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2]。爲皰疹性皮膚病[2]。多在1周後痊癒,但易於復發。男女老幼均可發病,尤以成年人爲多。

聖濟總錄》:“熱瘡本於熱盛,風氣因而乘之,故特謂之熱瘡。”

熱瘡相當於西醫的單純性皰疹[2]

詳見熱瘡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09.

治療熱瘡·肺胃熱盛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治療熱瘡·肺胃熱盛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