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骨移植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手術名稱

皮質骨移植

2 別名

皮質骨移植術;cortical transplantation

4 ICD編碼

78.0002

5 概述

金屬內固定板問世之前,皮質骨板移植是治療骨不連的常用方法,常輔以松質骨移植以增強其成骨作用。皮質骨主要來源於長骨,如股骨、肱骨、脛骨和腓骨等骨幹。脛骨是最常用的皮質骨供骨來源,取自脛骨的骨塊強度較好(圖3.1.2-1,3.1.2-2)。

腓骨具有一定的強度,通常取腓骨的中1/3段或上1/2段作爲骨移植材料。腓骨不是主要負重骨,切取後對下肢功能無明顯影響,但在取骨時仍須注意以下幾點:①妥善保護腓總神經(圖3.1.1-3);②必須保留遠側1/3段腓骨,以保證踝關節穩定性;③不能切斷腓骨長短肌。取下的腓骨應用髓內穿針固定方法。適用於修復兒童長骨如尺、橈骨骨缺損;某些骨病如橈骨遠端新生物切除後,可切取腓骨近1/3代替橈骨遠端。

6 麻醉體位

下肢手術在硬膜外麻醉腰麻下進行。上肢或脊柱手術在局麻下進行。

7 手術步驟

7.1 1.切取脛骨骨塊

(1)切口:在小腿前外側做一弧形切口(圖3.1.2-4)。因其下有肌肉組織,可避免術後瘢痕與骨面粘連。手術入路的解剖見圖3.1.2-5。

(2)取骨: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向兩側牽開皮瓣,設計所需骨塊大小,I形切開骨膜,用骨膜剝離器向兩側推開,顯露脛骨內側面。按所需骨塊的大小用骨鑿作出記號,用手鑽在畫線上鑽多個小孔,用刀將小孔連接成線,用電鋸或氣鋸沿此輪廓線斜行鋸下骨塊。宜保留脛骨前、後緣,以免取骨後減低脛骨本身的堅固性,從而引發骨折。取下骨塊後,在脛骨上端用刮勺刮取適量的松質骨,慎勿傷及骨骺及關節面。取下的骨條塊用溼紗布覆蓋備用(圖3.1.2-6,3.1.2-7)。

(3)關閉傷口:止血完畢後,縫合深筋膜閉合骨骼上的缺損部位,然後縫合皮下組織皮膚切口

7.2 2.切取腓骨骨段

(1)切口:在腓骨外側做直切口,長度按取骨需要而定(圖3.1.2-8)。在腓骨肌與比目魚肌之間進行分離,顯露骨膜,縱向切開,由遠端向近端做骨膜下剝離,骨膜剝離器緊貼骨面,避免損傷動脈及其他血管。手術相關解剖見(圖3.1.2-9~3.1.2-10)。

(2)取骨:顯露腓骨後,確定所需骨塊的長度,在兩端各用骨鑽鑽多個小孔,用線鋸或氣鋸鋸斷。如用骨刀截骨,應注意避免腓骨劈裂或骨折

如所取腓骨系用於替代橈骨遠端,須取腓骨近側1/3段。先在股二頭肌腱後方顯露腓總神經,逐漸向遠側遊離至腓總神經繞過腓骨頭頸部處,此處腓總神經被腓骨長肌起始部覆蓋。刀刃向外切開薄層肌纖維,使神經脫位並將其牽向前方,然後按上述方法切取腓骨(圖3.1.2-11)。在繼續行骨膜下剝離時,須小心勿傷及腓骨頸與脛骨之間的脛前動脈。仔細止血後,先縫合深筋膜,再縫合皮下組織皮膚

8 術後處理

皮質骨移植術後加壓包紮傷口,10~14d拆線。在脛骨上取較小的骨條塊,術後無須固定,只是在切取較大骨塊後才須用石膏託固定2~3個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