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外氣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ó wài qì

2 註解

膜外氣   病證名。水氣病之一。此處“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氣,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聖濟總錄》卷八十:“膜外氣……本於肺受寒邪,傳之於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溼散溢於肌膚之間,氣攻於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治膜外氣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喘,須臾不可過,朝服暮差,防己湯方。”亦可用防己黃芪湯五皮飲加減等方。參見水氣水腫等條。

治療膜外氣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