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紅斑狼瘡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n xìng hóng bān láng chuāng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5 疾病概述

慢性紅斑狼瘡盤狀紅斑狼瘡爲多見,特點爲皮膚持久性盤狀紅斑,境界清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關有黏着性鱗屑,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毛襄口,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拴在毛襄口中。在發展過程中,損害中心逐漸萎縮色素減退,而周圍色素沉着

6 疾病描述

本病是一個譜性疾病,即從侷限於皮膚的盤形紅斑狼瘡(DLE)到全身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中間有許多亞型。

7 症狀體徵

(1)盤狀紅斑狼瘡(DLE)  特點爲皮膚持久性盤狀紅斑,境界清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並有粘着性鱗屑。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的毛囊口。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栓在毛囊口中。在發展過程中,損害中心逐漸出現萎縮,微凹,色素減退,而周圍色素沉着。皮損侷限者稱爲侷限性盤狀紅斑狼瘡,好發於面部,特別是兩頰和鼻背,呈蝶形分佈;其次發生口脣耳廓、頭皮等處。盤狀紅斑狼瘡也可廣泛地發生四肢手背、手指、軀幹,稱播散性盤狀紅斑狼瘡。此外,DLE尚可有第二種類型損害,爲紫紅色蕁麻疹斑塊,不發生萎縮鱗屑,一般在面部,可不對稱,或呈蝶形分佈。在脣及口腔粘膜的DLE損害呈灰白色斑塊,可形成糜爛及淺潰瘍,最後出現萎縮。有不同程度瘙癢和燒灼感。DLE病程呈慢性,少數病例皮損可自行消退。一般愈後留下色素減退萎縮瘢痕,嚴重的瘢痕可引起毀形,頭皮則形成萎縮性脫髮區。容易復發。有時在日曬或過度勞累後加劇。少數經久不愈的陳舊損害因局部用藥不當或長期慢性刺激可發展爲鱗狀細胞癌

(2)疣狀(肥厚性)狼瘡皮損好發於面部,爲非瘙癢性丘疹結節樣損害,皮損顯着高出皮面,表面可呈疣狀,與角化棘皮瘤和肥厚性扁平苔蘚相似

(3)凍瘡樣狼瘡是一型分佈於肢端的由微血管受到冷創傷引起的慢性紅斑狼瘡分佈於指尖、耳輪小腿、足跟。多見於女性。常發生在面部的DLE之後,有時可有系統累及。有報告可有抗磷脂抗體陽性。用治療LE的藥物治療通常無效。

(4)狼瘡性脂膜炎又稱深在性紅斑狼瘡(LEP),爲介於DLE和SLE間的中間類型。發生率佔LE的2%以上。男女都可發生,主要見於女性。大多爲中年人(40~50歲),但少數兒童發生。皮損表現爲深部皮下結節斑塊,一個或多個,堅硬。表麪皮膚常爲皮色或淡紅色,或爲典型DLE。有的結節持續不變,而在其它部位發生新損害,有的逐漸擴大或與鄰近結節融合成斑塊。有的結節吸收,皮面凹陷或壞死潰瘍,癒合後留萎縮瘢痕結節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頰、臀、臂,其次爲股、胸部。單側或兩側分佈

LEP經過慢性,可同時伴SLE或DLE,亦可在LE發病之前或後發生,或者以結節形式存在而無典型LE皮損。本型不穩定,可向DLE或SLE轉變。亦可初爲DLE或SLE,以後轉爲LEP。

8 疾病病因

詢問病期久暫,有無遺傳因素,有無日曬或紫外線照射、受凍、感染、手術、藥物過敏等誘因,局部症狀如何,有無全身症狀

9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可有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血沉增快。30%病例ANA(+),類風溼因子陽性免疫球蛋白升高。組織病理病變主要在皮下脂肪組織,直接免疫熒光脂肪小葉間隔內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沉積。DLE的診斷主要根據皮疹特點及皮膚病理檢查。有條件可作免疫熒光帶試驗以助確診。

10 治療方案

(一)一般治療

1、應該樹立和疾病作鬥爭的堅強信心。近年來由於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及中西醫結合等治療成果,SLE預後已有明顯改善。

2、避免日曬,對日光敏感者尤應注意。外出應該使用防光劑、撐傘或戴寬邊帽,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忌用有光敏作用藥物,如酚噻嗪、克尿塞磺胺類製劑和灰黃黴素等。

3、避免過勞,急性或活動期SLE應臥牀休息。避免妊娠,也不宜服用避孕藥,有腎功能損害或多系統損害者避孕失敗宜早作治療性流產

4、避免受涼、感冒或其它感染

5、增強機體抵抗力,注意營養維生素補充。

(二)DLE的治療

1、內用療法

(1)抗瘧藥如羥氯喹每日0.2~0.4g,病情好轉後減爲半量。有時每週0.2g即可控制病情,療程視病人耐受情況和病情而定,一般總療程爲2~3年。由於羥氯喹能緩慢地在體內許多組織積儲,特別是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引起視網膜病,開始用藥後6個月應作一次眼底檢查,以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

(2)泛發病例可以口服小量皮質類固醇

(3)氯法齊明每日100 mg。副作用皮膚紅染。

(4)沙利度胺(酞咪哌啶酮反應停)可試用,初量200 mg/d,分兩次口服。出現療效後減爲每日100mg維持,並繼續治療3~5個月,在大多數患者有效,但停藥易復發。

2、外用療法  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一日2次,或封包。或皮損內注射皮質類固醇,如曲安萘德、醋酸氫化考的松混懸液等,1~2周注射1次。

11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

12 特別提示

慢性紅斑狼瘡盤狀紅斑狼瘡爲多見,特點爲皮膚持久性盤狀紅斑,境界清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關有黏着性鱗屑,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毛襄口,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拴在毛襄口中。在發展過程中,損害中心逐漸萎縮色素減退,而周圍色素沉着

又稱慢性皮膚型紅斑狼瘡(chronic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多見於中年男女,若皮損侷限於頭、面部時爲限局型,如尚累及手、足、四肢和軀幹等處時稱爲播散型。

治療慢性紅斑狼瘡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