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消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ng xiāo sǎn

2 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五七:芒消散

2.1 處方

芒消半兩,蒲黃半兩,芎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鬼箭羽半兩,生乾地黃(焙)1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

2.2 製法

上爲粗末。

2.3 功能主治

半產惡露不盡,氣攻疼痛,血下成塊,結築臍腹

2.4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芒消飲”。

2.5 摘錄

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五七

3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五:芒消散

3.1 處方

大黃1兩半(末),生地黃汁8合,芒消1兩。

3.2 製法

上三味合和。

3.3 功能主治

急黃熱氣骨蒸,兩目赤脈。

3.4 用法用量

每服5合,日2次,以利爲度。

3.5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疸發而見骨蒸,似乎虛象,以病起於急,屬實何疑?其兩目脈赤,又爲血熱之驗。故於《金匱》大黃消石湯中裁去黃柏梔子之苦寒,加入生地黃汁,專化血脈之滯也。

3.6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五

4 《聖惠》卷六十二:芒消散

4.1 處方

芒消2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梔子仁1兩,甘草1兩(生,銼),黃芩1兩。

4.2 製法

上爲散。

4.3 功能主治

發背大小便不通,心神煩躁臍腹妨悶。

4.4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5 摘錄

《聖惠》卷六十二

5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芒消散

5.1 處方

芒消(別研)半兩,赤茯苓(去黑皮,爲末)1兩。

5.2 製法

上爲末。

5.3 功能主治

膀胱結熱不通。

5.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蜜熟水調下。心煩躁熱者,以冷蜜水調下。

5.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6 《聖惠》卷九

6.1 組成

芒消2兩,前胡1兩(去蘆頭),枇杷葉半兩(拭去毛,炙微黃),葛根1兩(銼),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

6.2 主治

傷寒先下,九日不解,致令內實胸脅逆滿,日晚即潮熱者。

6.3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以利爲度。

6.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7 《聖惠》卷三十二

7.1 組成

芒消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1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兩,梔子仁1兩,鉤藤(銼)1兩,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銼)。

7.2 主治

丹石毒攻眼,疼痛、腫、生翳,心神躁亂。

7.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後以烏豆湯調下。

7.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8 《聖惠》卷八十二

8.1 組成

芒消3分,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赤茯苓3分,木通1兩(銼),黃芩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8.2 主治

8-9歲兒臟腑結實壯熱

8.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薑少許,蔥白2寸,煎至5分,去滓溫服

8.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