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lí zǐ wán

2 《外臺》卷十五引《延年祕錄》:蒺藜子丸

2.1 別名

白蒺藜丸

2.2 處方

蒺藜子6分,黃耆3分,獨活3分,白芷3分,防風3分,薯蕷3分,枳實(炙)4分,人蔘4分,黃連4分,葳蕤2分,地骨白皮2分,桂心1分。

2.3 製法

上爲末。蜜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2.4 功能主治

風熱,消疹,兼補益,堅筋骨,倍氣力。主熱風衝頭面,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出。

2.5 用法用量

白蒺藜丸(《聖惠》卷二十四)。

2.6 注意

豬肉、生蔥。

2.7 摘錄

《外臺》卷十五引《延年祕錄》

3 聖濟總錄》卷一一○:蒺藜子丸

3.1 處方

蒺藜子(炒,去角)1兩,兔糞(喂黑豆後收者)2兩(焙),蟬蛻(去土、炒)1兩,蛇蛻(炙)1兩,木賊(以盒盛之,略燒存性,爲末)1兩,決明子(微炒)1兩。

3.2 製法

上爲末,用淡豆豉1兩,白麪1匙,先爛研豉,入水和麪煮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眼內有瘡,但睛不損者。

3.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20丸,早、晚食後用淡竹葉湯送下。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4 聖濟總錄》卷十一

4.1 方名

蒺藜子丸

4.2 組成

蒺藜子(沙苑者,酒浸令軟,研作膏)1兩半,枳實(去瓤,麩炒)1兩半,獨活去蘆頭)3分,天門冬去心,焙)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朮1兩,人蔘1兩。

4.3 主治

風熱相併,體生(疒咅)(疒畾),發即攻衝,頭面赤熱,皮膚瘙癢,盛則成瘡,不欲飲食。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薄荷酒送下,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4.5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拌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一○○

5.1 方名

蒺藜子丸

5.2 別名

蒺藜丸

5.3 組成

蒺藜子。

5.4 功效

延年益壽。

5.5 主治

卒中五屍,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旁攻兩脅,或(石累)塊踊起,或攣引腰脊耳聾

5.6 用法用量

每服2丸,1日3次。

5.7 製備方法

蜜爲丸,如胡豆大。

5.8 附註

蒺藜丸(《仙拈集》卷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