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萆薢大黃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ng qí bì xiè dà huáng tāng

2 處方

黃耆5兩,萆薢5兩(即土茯苓),當歸3兩,芎3兩,桂枝3兩,防已3兩,升麻3兩,鯪甲2兩,熟大黃1兩,附子1兩,甘草1兩,營實2兩(若無,以忍冬花代之)。

3 功能主治

黴瘡。發頭面手足腹背,似楊梅子紫赤色,有膿泡或無膿泡,或癢或痛,而其人實者;乃結毒堅硬如石,小便常澀痛,難消散,又難潰膿。

4 用法用量

生薑水煎服。

5 臨牀應用

陰瘡膿淋:一人年三30,患陰瘡膿淋,雜治4年,今又兩腿發橫痃,且周身梅瘡,筋骨疼痛,餘診之,脈症無虛候,乃制黃耆萆薢大黃湯與之,兼用加味化毒丹,兩月諸症盡愈,後調理痊癒

6 摘錄

《黴瘡證治》卷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