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血管瘤

骨腫瘤 脈管腫瘤 良性骨腫瘤 腫瘤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ǔ xuè guǎn liú

2 英文參考

hemangioma of bone

3 概述

血管瘤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可發生於骨內,但後者遠比發生於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少見。骨血管瘤(hemangioma of bone)有時與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時存在。骨血管瘤在骨附屬組織良性腫瘤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雖爲錯構瘤,但腫瘤繼續生長而產生症狀時,必須予以及時治療。骨血管瘤高發年齡爲10~30歲,男女患者之比約2∶1。好發於脊椎顱骨,其他骨中少見。主要症狀是局部疼痛或並有患部腫脹,或產生腫塊。多數血管瘤依據臨牀X線片特點可以診斷,但有部分病例須經病理檢查才能確診。在良性骨腫瘤骨血管瘤佔2.1%。無症狀骨血管瘤可定期觀察,一般不需治療,血管組織可由纖維組織代替,血管自行癒合。有臨牀症狀者以放射治療爲主、放療無效或具備手術條件者可手術治療,血管栓塞治療有助於緩解症狀或使手術時出血減少。

4 疾病名稱

骨血管瘤

5 英文名稱

hemangioma of bone

6 別名

osteoangioma

8 ICD號

M9120/0,D18.0

9 流行病學

骨血管瘤高發年齡爲10~30歲,男女患者之比約2∶1。好發於脊椎顱骨,其他骨中少見。國外屍檢脊椎骨血管瘤發生率可以高達11%。因絕大多數無症狀,故臨牀上遇到的患者不多。據統計,15%的骨血管瘤發生脊柱,佔脊椎所有良性腫瘤的8%~11%,尤其多見於胸椎下段與腰椎上段,主要爲椎體,附件的血管瘤很少見。

10 骨血管瘤病因

骨血管瘤病因不清,部分可能是腫瘤畸形或錯構瘤所致。

11 病機

目前多數學者認爲骨血管瘤是一種由腫瘤樣增生的毛細血管、海綿狀血管靜脈竇摻雜於骨小梁間組成的良性病損,其中一部分是腫瘤畸形或錯構瘤,而另一部分是真正的良性腫瘤

骨血管瘤有時與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時存在。

大體上見腫瘤位於骨殼內,骨質普遍稀疏,呈蜂窩狀,內有粗大硬化分佈不均的縱向骨嵴,與正常骨分界明顯。腫瘤呈暗紅色或灰紅色,血管豐富。

鏡下見腫瘤大小不等的血竇及扭曲的毛細血管構成。血竇實際上爲擴張的薄壁靜脈,只有單層內皮細胞內覆。毛細血管大小不一,厚度不等,血管之間爲脂肪骨髓間質。

12 骨血管瘤的臨牀表現

骨血管瘤高發年齡爲10~30歲,男女患者之比約2∶1。好發於脊椎顱骨,其他骨中少見。國外屍檢脊椎骨血管瘤發生率可以高達11%。因絕大多數無症狀,故臨牀上遇到的患者不多。據統計,15%的骨血管瘤發生脊柱,佔脊椎所有良性腫瘤的8%~11%,尤其多見於胸椎下段與腰椎上段,主要爲椎體,附件的血管瘤很少見。

症狀及體徵:主要症狀是局部疼痛或並有患部腫脹,或產生腫塊。位於表淺部位的腫瘤疼痛腫塊常同時出現。腫塊爲骨性硬度,表麪皮膚沒有變化。位於顱骨時偶有多發性的,一般不產生神經症狀。位於脊椎者可有局部酸脹疼痛脊椎僵直,活動受限脊椎血管瘤病變可侵入椎管壓迫脊髓呈現進行性截癱,如合併椎體病理骨折則可產生完全截癱。如血管瘤椎體蔓延到椎板及棘突時,則可能觸到腫塊

許多骨血管瘤症狀,多在偶然X線檢查時發現。

13 骨血管瘤的併發症

椎體血管瘤侵入椎管壓迫脊髓,可致截癱。如合併椎體病理性骨折,可產生完全性截癱。肢體病變時亦可合並病理性骨折

14 檢查

骨血管瘤X線片表現因腫瘤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現。

14.1 柵欄狀或網絡狀

所有脊椎骨血管瘤屬此型,受累椎體可見不同程度壓縮或扁平,橫向稍有膨大,骨小梁稀疏、增粗成縱向排列,或病竈內有不規則骨性間隔相互交叉呈柵欄狀或網絡狀(圖1),部分病例還可見椎旁軟組織腫塊。病變一般爲單發,偶有累及2~3個椎體者。

14.2 蜂窩狀或泡沫狀骨質改變

病變部骨質輕度膨脹,外形不規則,病竈內可見多個大小不等的囊樣骨質破壞區,在病竈邊緣也可出現放射狀骨針(呈膨脹性囊樣改變)。頜骨及長骨病例多數表現爲此型。位於骶骨血管瘤也常呈膨脹性囊性改變。

14.3 單個較大囊樣骨質破壞與放射狀骨針

顱骨病變常呈卵圓形骨質破壞,累及顱骨內外板,周邊輕度骨質硬化,破壞區內見不規則排列骨小梁,切線位片上示粗大骨針顱骨垂直。足部骨血管瘤亦多呈放射針狀。

14.4 椎體血管瘤的CT和MRI的表現

CT掃描在診斷椎體血管瘤上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病椎呈“火柴束”樣斷面改變(圖2)。與其他骨病變不同的是椎體血管瘤在MRI T1和T2加權像上均呈現信號增強(圖3)。這些斑點的增強的信號與病變的骨的成分相對應,而骨外病竈擴展則在T1加權像不能顯示高強信號。椎體血管瘤運用旋轉回聲技術所進行的MRI檢查,發現病變的不同信號強度很大程度上是由變化的血流速度所決定的,如血管瘤侵入椎管內則CT和MRI均可顯示清楚。

15 骨血管瘤的診斷

大多數骨血管瘤症狀,多在無意中發現,少數有輕微的疼痛,發展慢,症狀輕,緩慢加重,位於脊椎者可有神經症狀與體徵。多爲單發,少數可多發,有時與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同時存在。大多有較典型的影像學表現,術前多數可根據影像學表現作出臨牀診斷,特別是位於脊椎時,如有特殊的X線改變,即可作出診斷。位於其他部位的骨血管瘤有時診斷困難,活檢可以明確診斷,但穿刺活檢難以成功。切開活檢時又可能遇到難以控制的大出血,需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以免造成手術時措手不及。

16 鑑別診斷

文獻中脊椎骨血管瘤在術前可能診斷爲脊柱結核椎體骨髓瘤骨質疏鬆症轉移瘤惡性淋巴瘤顱骨血管瘤診斷爲腦膜瘤骨肉瘤長骨血管瘤診斷爲巨細胞瘤、內生軟骨瘤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非骨化性纖維瘤纖維結構不良。如骨血管瘤合併皮膚、軟組織血管瘤,可有助於診斷。

17 骨血管瘤的治療

症狀骨血管瘤可定期觀察,一般不需治療,血管組織可由纖維組織代替,血管自行癒合。有臨牀症狀者方需作如下治療。

17.1 放射治療

骨血管瘤對射線中度敏感,而手術出血多,危險性大,有時因出血不止而手術難以進行,故一般主張以放療爲主,特別是脊椎血管瘤應首選放療,效果良好,有作者報道單純放療有效率達100%,照射劑量多小於脊髓耐受量40Gy/4周,一般爲30Gy左右。脊椎血管瘤截癱也首選放療,無效者再手術減壓,不要過於熱衷進行手術,以免意外發生,有作者報道單純放療有效率可達85.7%。

17.2 手術治療

脊柱骨血管瘤侵犯脊髓引起截癱時,若具備手術條件,在作好充分備血等準備工作後,可行椎體腫瘤切除脊髓前方減壓,或行椎弓腫瘤切除脊髓後方減壓,手術可迅速解除腫瘤脊髓的壓迫,有利於脊髓功能的早期恢復。若手術條件不具備或術者手術經驗不足,在此情況下,一般都主張先放療,放療無效者再手術切除。實踐證明術前放療可減少出血,有利於手術的進行。對脊柱病理性骨折脫位,引起椎管狹窄,骨性壓迫脊髓引起截癱者,應儘早手術減壓,術後輔助放療。四肢骨血管瘤特別是引起病理性骨折功能障礙者,在不進入腫瘤止血控制下,儘可能切除腫瘤骨折復位,大塊植骨內固定。病變廣泛者也可考慮作腫瘤段切除,再修復缺損,重建功能顱骨血管瘤以手術切除爲宜。因大劑量照射可能損傷組織

17.3 血管栓塞治療

通過選擇性動脈造影,確定腫瘤的供血動脈,插入導管,從導管中注栓塞劑,使供應腫瘤血管發生栓塞阻斷腫瘤血液供應,使腫瘤縮小,以緩解症狀或使手術時出血減少,有利於手術徹底切除。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