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求師意》

明 戴思恭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髒氣有實有虛。若陽盛水哀而動者,則從河間治法,瀉熱救水;若陽虛不足而動者,則陽愈虛,當從東垣必補胃氣,次瀉其火。陽虛不安其位而火乘於陰,根據東垣自陰昇陽提而出之;陽盛入於陰者,遵仲景下之。陰虛不勝夫火動者,用先生益精血、壯腎水以安之;或髒氣盛與火齊發,先瀉其盛;本髒氣血不足,先補其虛,次瀉其火;火與氣相持,鬱伏不行,則發髒氣(云云)。其半則散火爲主,髒氣鬱其火。